省錢是為將來過好日子,但不用把所有美好都省掉...適時創造儀式感,生活才不只是生存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有個吝嗇到極致的人,每次和大家AA制聚餐時,總要提前找家麵館吃碗麵,等到了聚餐的餐廳後,立刻表示自己已經吃飽了,他只是來和大家聊天的,這樣大家就不好意思和他AA了。然而朋友們怎麼好意思自己大快朵頤讓他眼巴巴看著,就說:「你快吃吧,不A你錢了。」聽了這話,他便放開肚皮又吃又喝起來。

他第1次正式請朋友吃飯,是結婚後的第3天。他擺出來的菜是婚宴上的剩菜,已經在冰箱裡放了好幾天。他心急地想,再不吃完就要壞掉了,這才把朋友們叫到家裡來。為了省水,早上起床之後花10分鐘的時間去公司上廁所。他得意洋洋地表示,這樣才算是會過日子,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

或許是世界觀的差異,我不能理解這種所謂的會過日子。這種把錢花在刀口上的方式,早晚會割傷自己的手。

節儉是美德,苛刻是失德。對身邊的事物我們要懷有感恩之心,感謝有飯吃,感謝有衣服穿,對身邊的事物不浪費,也不貪婪,凡事不要爭長論短,斤斤計較。

無獨有偶,L先生也是出了名的能省錢,為了省計程車費,他常常在辦公室趴著睡一夜也不回家,搞得自己腰痠背痛。去超市時,逢試吃必吃,逛一圈就飽了。更誇張的是,老L有一個睡袋,當他知道有個同學租了間一室一廳後,連忙去找對方商量。他說自己只睡睡袋,占很少的一點空間,想讓同學在客廳裡給他個位置,少算點錢!老L的同學倒是很大方,當場表示客廳裡有張沙發床,他可以睡在上面。老L卻不幹,堅持睡睡袋。因為睡沙發床的話,他不好意思向同學借被子,他實在捨不得買被子...。

老L就這麼省來省去,最後把愛情也省掉了。大家問他原因,他誠實地嘆氣道,他當然也想,可是談戀愛不便宜,要花很多錢,他說從小就懂得錢不能亂花,但不知道為什麼要節省,如今並沒省出一個巨大的數字,反而累得狼狽不堪。

老L說自己勤儉節約是美德,但在別人眼裡看來卻寒酸得可憐,他捨本逐末,以放棄舒適的生活為代價,成了金錢的奴隸。

一段時間裡為了某種原因而節衣縮食,是可以的。但毫無來由地收縮一切開銷,為了節省而節省,導致失去做人的尊嚴,失去生活應有的品質,就得不償失了。

要知道,人這輩子,如果時時計較如何省錢,那麼本該用來享受美好生活的寶貴時光,就會在錙銖必較裡被揮霍掉。我知道會有人站出來說,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要受窮。錢是節省出來的,可誰見過省錢省出來的億萬富翁?

生活裡的儀式,能讓自己感覺在生活而不只是生存

女孩麗芙和老L的生活態度完全相反,在生活上極其注重儀式感。她從來不忽略早餐,即使週末不上班也一定會按時用餐。她家的陽台上常年擺著她喜歡的百合花。她更注重睡眠品質,絕對不會因為加班就在公司裡睡,她的房間向來都整整齊齊,寢具都經過精挑細選,並且定期更換。

對於麗芙來說,儀式感是一種生活態度。關好門窗,把外界的喧囂統統隔絕,讓高床軟枕親密地擁抱自己的身體,好好地睡上一覺,享受一天中最私密,也最自由的時光。

壓力都是自己扛,精緻的生活也要自己給。洗漱沐浴完畢,床鋪乾淨整潔,整個人撲進去,陷進一片意想不到的柔軟裡。溫暖瞬間包圍過來,內心一下子被幸福填滿。揉一揉因久坐而痠痛的肩頸,疲憊頃刻間消散。翻個身,找到最舒服的姿勢,不自覺地閉上眼,頃刻間入眠。

朋友小C上大學時,同寢室的女生想找人一起擺地攤,前提是需要兩個人一起出錢進貨。小C擔心錢花出去卻收不回來,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既然覆水難收,還是不要出資的好,她婉言拒絕了同學的邀約。可沒想到的是,這個女生透過擺地攤累積經歷,摸透客戶的喜好,掌握銷售技巧和方法,畢業1年多就有第1家店面,第2年又開了分店。小C著實後悔,私下裡不只一次埋怨自己,早知道如此當初就應該賭一把!

可就算是再給小C一次機會,她仍然會放棄,她腦海中那套省吃儉用的觀念根深柢固,很難改變。

比起小C來,女生小Y是很「不會過日子」的,她會報最好的英語班,會在週末去學習數字油畫,會去旅行,會花時間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她說這些都屬於生活裡的儀式,讓她感覺到自己是在生活而不只是生存。

我也好奇地問過小Y是不是花費過高,她笑著告訴我,她會量入而出。小Y說,相由「薪」生,捨得花錢去旅行,視野就不再是菜市場裡省下的幾塊錢;捨得花錢充實自己,賺錢的機會與想法也會變多;捨得花錢為自己買喜歡的東西,才會更有賺錢的動力。

很多人省錢是為了讓以後的生活能過得好一點,不被錢所困。卻為了省錢而省錢,整日綁手綁腳,算來算去,過著連自己都嫌棄的委屈日子。

我省錢是為了能夠住進大房子,一家人其樂融融。我可以經常陪他們看電影,陪他們去旅行。但我又希望能吃到珍饈百味,在我想吃的時候隨時就能送到嘴邊。可不想等我老了的時候,味覺退化,牙齒脫落,想吃卻吃不了,那可就尷尬了。

延伸閱讀
誰說沒錢就不能善待自己,過得有儀式感?人若缺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才是最可怕的貧窮
「極簡」不等於「節儉」!財務建築師:極簡不是「不消費」,而是「不隨便消費」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