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資訊

年年出國、背車貸買名車...看似有錢卻總是喊窮?釐清需要與想要,與財務自由更靠近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

投資理財要趁早

投資理財這事情還是趁早比較好,常聽周圍的許多朋友們唉唉叫,覺得工作壓力很大,藉著酒精排解壓力或出國旅遊血拚的,案例非常多,他們的所得都還不錯,可是工作超過15年,買房的頭期款常常還是要靠原生家庭幫忙出一些,週末六日就是靠著吃高檔料理當作犒賞,問題在於這樣的人生太不踏實了!

我們會比較期盼另一種人生,就是「財務還沒自由沒關係,但至少有朝著目標前進」,既然不想要待在那個鬼職場環境,那更要早點投資理財,讓自己可以「選工作」而非「被工作選」。

花3,000元、5,000元吃頓飯,然後到週一又開始上班症候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身體健康也失去了,這一切不能只怪在公司,自己終究要負上最大責任。

「所謂的自由其實來自於自律」大家畢竟都是成年人,不一定會想講太多,我們聽些抱怨也是聽過就算了,不便發表太多意見,除非對方真的誠心求教,要不然我們就是靜靜看著人來人往,好好過自己的生活最實在。

常常在專欄提到富有是一種態度,想要有錢這句話人人都會說,夜深人靜時要問問自己:「為此做了些什麼準備?」

買指數型ETF說這個賺太慢;買房子說根本沒頭期款;再不然說現在房價高點等崩盤;股市很可怕這不能碰;保險費繳了就是浪費;黃金又不會配息,買這幹嘛;債券這什麼東西啊?實在太複雜別講這個。

勸說要存錢,又說薪資這麼低沒辦法存;一轉頭卻是去吃一餐數千元的飯,買了一台200萬元~300萬元的車,因為真的便利又拉風,接著隔幾個月見面說每月的貸款繳的很辛苦,是不是有什麼股票明牌可以賺比較快?

上述句句實言,毫不誇張,相信專欄讀者們的身邊也常聽過這些話語,也因此才會說「富有只是一種態度」。

現代人的生活苦不到哪裡去的,文明病還比較多,吃好喝好就怕過胖一堆毛病,忠言逆耳,良藥苦口,專欄寫這些觀念無非是因為讀者們主動來閱讀,真的看不慣那不來也就罷了,真實生活我們就不一定會跟人家講這些,以免被人家說雞婆,不小心得罪人還不自知。

生活大小事分享,祝大家連假愉快,最後一天假期,準備收心了,謝謝你們常常來閱讀平實中性的文字專欄。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台灣人物質生活不斷提高,但體感卻愈來愈窮?專家曝:「相對剝奪感」是關鍵
「活到中年,存款不到百萬該怎辦?」理財猶如候鳥遷徙:不怕太晚飛、就怕不願飛
通膨、房價高漲,薪資成長牛步,現在年輕人賺錢比上一代更困難?貧富差距還會再擴大嗎?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