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長債現在到底能不能買?專家曝:想賺價差,可能要等待5年以上

雨果以過去17年的生活理財經驗,分享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理財與投資觀點,希望透過分享與討論的方式與各位共同建立一個正確且可行的理財退休計畫。本文內容會包含股市投資、保險規劃、理財觀念、與商業想法。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今年最熱門的話題,除了AI之外,就是美國長債了,一直到現在都還是很多人會問,美國長債又跌的更低了,現在更是跌回16年前的低點,究竟能不能繼續買進攤平,美國何時可能會開始降息呢?

民眾討論買美國長債的話題從去年就開始,從下圖可以看到iShares 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TLT)的交易量自2022年就明顯放大,台灣的元大美債20年ETF(00679B)也是自去年11月起明顯放大交易量,而且ETF溢價超過3%。

TLT價格走勢圖

圖片來源:yahoo!finance
圖片放大

大家期待的都是高通膨結束後,美國政府會宣布降息救經濟,長債價格就能有大幅的上漲,等待期間領配息,然後坐等賺價差。我自己在去年年中也有開始買長TLT,也賣了一些中期債券來換成長債。

長債的話題已被大家討論了1年多,記得去年專家的說法是,2023年年中就可能開始降息,這時候長債的價格就會上漲,只要降息1%,長債價格就可以上漲17%,當時也有至少3%的殖利率,可以說是兩邊賺。

但2023年年中可能開始降息的說法,慢慢改為2023年年底,然後變成2024年年中,現在又變成2024年年底,民眾期待的美國政府宣布降息,一直到了現在已2023年年底,還是沒有出現,甚至還可能會繼續升息。

關於長債的問題,我想跟大家釐清一件事情,與提醒一件事情。我在去年買進長債,並將部分中期債券換成長債,跟大家一樣,圖的也是將來開始降息後會有更大的價差空間。

我買長債並非想賺近2年降低的價差

但我要釐清的是,我買的長債是部分頂替中期債券(BND)的資產配置,預計持有時間是5年~10年,期待的是下一波降息循環可以獲得較高的資本利得,它是屬於我資產配置的一部分,並非是為了要賺近2年可能開始降息的價差。

要提醒的也是關於降息循環問題,很多人以為一旦高通膨穩住後,美國政府就會開始降息回頭救經濟,預期開始降息的時間是1年內,但我認為這過於樂觀,而且也不該去預測債券價格低點。

因為即使高通膨控制住後,美國政府應該就不會再繼續升息了,但不代表馬上就會改為降息,記得降息是因為要救經濟的,但是高通膨未必就代表一定會經濟差,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的美國景氣還是很好,未必需要降息。

所以另一個可能的情況是,高通膨穩住之後,美國不再升息,但利率也就維持在高檔一段時間,直到經濟景氣明顯變差,差到需要靠降息手段來挽救經濟,而這一段時間很有可能維持好幾年,而且降到低利率也需要一段時間。

所以很多人投入大量資金,想要在短時間內賺一波機會財,很可能會失望,甚至在之後股市上漲時抱不住認賠,改投入股票市場。如果你本來就是偏好投資債券長時間領利息的人,那這次升息確實是好機會。

現在還在考慮要不要繼續買美國長債的人,應該要先問自己,是否有心理準備,這筆投資可能要等待至少5年才能有值得的價差獲利(價差30%以上),如果沒有,建議你買短債即可,現在的殖利率還算不錯。

不過,肯恩.費雪說過,以長期持有20年來說,投資股票的報酬會比債券高,而且乖離率也不會高於債券,如果你是有能耐長期持有一項資產的人,選擇股票會比債券好。

最後再提醒一點,美國債券的價格雖然會受基準利率影響,但利率並非是影響債券價格的唯一因素,尤其是債券型ETF。

再看一次TLT的價格走勢圖,美國從2004年8月開始升息,一直升息到2006年8月,然後維持5%多的基準利率一直到2007年9月才開始降息,一路降到2009年1月接近零利率。

2004年8月到2006年8月的這2年期間,TLT的價格並非是反映利率上漲而下跌的,反而是價格上漲到2005年8月後,又開始下跌至2006年7月,美國政府升息,並不代表美國長債的價格一定會下跌。

美國基準利率

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圖片放大

再看2009年1月的TLT價格,在美國政府降息到接近零利率時,TLT的價格突然開始大跌,一路跌到2010年3月,這段期間,美國政府並沒有升息,但同一段時間是美國實質GDP為負的時候。

所以影響美國長債漲跌的因素不只是基準利率,期待美國政府宣布降息後就可以賺到長債價格上漲價差的人,要理解,事情很可能會不如預期,如果你是要將大部分資產都投入長債等過兩年賺價差的人,真的要再三思。

本文獲「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轉載,原文:美國長債到底還能不能買

延伸閱讀
存錢的難度僅次於賺更多錢!關鍵態度:隨時思考「這筆消費有多重要」
「定期定額」比「單筆投資」更賺嗎?3張圖看報酬率真相:愈早投入資金滾20年的人最賺
債券ETF是什麼?為什麼Fed升息是投資債券好時機?10檔熱門債券ETF大公開-Smart智富ETF研究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