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交叉買進、死亡交叉賣出,卻還是賠錢?K線捕手告訴你,KD指標有一種情況會失靈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黃金交叉買進、死亡交叉賣出,卻還是賠錢?K線捕手告訴你,KD指標有一種情況會失靈

初學技術分析的同學,常常遇到一種瓶頸。比如,大家讀到的書上大多是這樣寫的,「KD黃金交叉買進,KD死亡交叉賣出。」然後初學者常常看到後就覺得如獲至寶,便開始利用這方式進行實戰交易。

只是,實際運用後,有時候可以賺錢,但有時候是虧錢。然後再測試更多次之後,得到一個結論,「技術分析不準」,或是「技術分析根本就沒用」,然後漸漸地就放棄使用這種方式進行交易了。

其實初學者不了解,每一種技術分析工具本身就有侷限性,也就是會有不適用,甚至失靈的時候。遇到這種時候,本來就應該避開,或是轉換到其他工具。但是初學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又缺少有經驗的人指導,就會誤以為這些工具的準確度不夠高。

K棒》轉折點並非都是有效率的買賣點

就以K棒的轉折來說,每天盤中股價漲跌形成單一根K棒,多根K棒累積而形成K線圖,K線圖會呈現出每一檔股票不同的趨勢、位階、型態。在多空漲跌的過程中,會有由空翻多或是由多翻空的點位,稱之為「轉折」。

短期區間會有短線轉折,而短期轉折點就是短期的買賣點;中期區間會有中期轉折,而中期轉折點就是中期的買賣點;長期區間會有長期轉折,而長期轉折點就是長期的買賣點。

就常理來說,股市或一檔股票會存在許許多多的轉折點(詳見圖1),當中最常出現的是短期轉折點,獲利空間約20%;其次為中期轉折點,獲利空間約20%~50%;長期轉折點則最少出現,但獲利空間在50%以上(詳見表1)。如果投資人做多,就是要從空翻多的轉折中,找到買點。

初學技術分析的投資人常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當學會看轉折之後,會把每一個轉折點都當成買賣點。但是請牢牢記下這句話:「買賣點一定是轉折點,但並非每個轉折點都能成為有效率的買賣點。」

在《專買黑馬股 出手就賺30%》一書中曾提到,買股票有3個基本SOP:第1個是「選股」,就是用你所學的所有方法跟工具,選出你覺得有上漲潛力的股票;第2個是「找出買點」,也就是要看轉折點;第3個則是「是否存在有效目標價,或股價有上漲15%的可能性」。大家在操作時都會記得第1和第2個要點,可卻常常忘記第3個要點,也就是股價要有上漲空間。事實上,買點跟目標價必須同時存在,這樣買點才有意義。

以觸控模組大廠GIS-KY(6456)為例,2020年6月2日,出現帶量長紅K棒且突破盤整區,是多方轉折訊號(詳見圖2-➊)。但這是一個好買點嗎?需要看有沒有滿足第3個要件,「是否存在有效目標價,或股價有上漲15%的可能性」。以GIS-KY的情況來看,短線是無法估算目標價的,因此也無法立即判斷股價有沒有潛在上漲15%的可能(需要事先使用機構評等估價,或是中長天期的型態做估算),所以雖然是轉折點,但並非是好的買點。

即使中階程度以上的投資人,能設定移動式短線支撐的操作模式,例如5日線跌、5日線和10日線死亡交叉、KD死亡交叉……,但若是後續股價漲幅太小,可能還是會出現虧損,變成失敗的交易。所以買股票時,不能只用單一工具,除了看轉折點,也要同步估算有效目標價或是股價潛在上漲空間,這樣才能大幅提高勝率。

KD指標》股價陷入5~10日左右的盤整時易失靈

又比方以KD指標為例,當股價或是指數陷入5~10日左右的盤整,KD其實就會失靈,這個時候就應該改換成觀察盤整的價格區間,作為支撐和壓力的判斷。

又比如,當KD進入鈍化區,指標也會失靈,這時也不能再看KD,應該切換到5日線觀察。還有KD有時會出現指標背離,但指標背離只是股價漲太快,而指標走勢跟不上,不能立刻判斷會翻空。如果只是看到KD指標背離就積極做空,就很容易出現失敗的交易。

此外,雖然KD是判斷轉折點的利器,但作為趨勢工具,就會不夠好用,因此KD應該再搭配一個趨勢工具,當該趨勢工具是多頭,而KD出現黃金交叉時買進,在多頭時做多,成功率才會高。

其實多數時候,投資人之所以認為技術分析沒有用,是因為使用方法和觀念錯誤所導致。初學者誤以為KD是萬靈丹,有時光鑽研KD,就花了大半年的時間,但是忽略了KD有其缺陷跟不足,這時候本來就應該有替換或補強的工具。

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假如只要K棒或是KD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那發明K線戰法的本間宗九、發明均線理論的葛蘭碧、建立多空盤整定義的道氏……,這些時代的先驅,難不成都是白痴嗎?大家都用KD就好,不需要再學其他工具。

技術分析的精髓,不是單一指標的過度鑽研,舉凡:K線、均線、價量關係、型態、位階、趨勢、技術指標、週期……,而是多個工具的互補、搭配、組合運用,從少數指標的個別運用,延伸發展到多指標綜合運用。

會有這些技術分析工具的產生,本來就是因為技術分析工具有其個別缺陷,所以每一個時代的天才,貢獻了他們畢其一生所學,綜合而成,才完成了現在的技術分析架構。

指數、大型股技術分析的準確度較中小型股高

那究竟技術分析的準確度有多少呢?技術分析的準確度,用在指數以及大型股的判讀上,是比較準確的,中小型股由於人為干預的可能性比較高,尤其成交量極低和知名度不高的個股,波動性更大。所以我說過,股性活潑的個股,新手投資人建議要避開。

其實技術分析的精準度跟有效性究竟如何,關鍵不在於技術分析這門學科本身,而是使用的人能否利用技術分析工具,完全發揮技術分析的效果,對未來走勢提出精準的預測。

曾經,有人提出一個很像笑話的問題:「用英文真的能跟外國人溝通嗎?」是的。用英文當然能夠跟外國人溝通(除非外國人說火星文),但是你必須要學會、學好、學正確,英文才能發揮完全的效果。

技術分析就是股市的語言,當你真正學會了,一定知道股市在說什麼。如果是一個技術分析初學者似懂非懂,可能準確度不到50%;但倘若你是技術分析老手,那麼準確度可以到80%;如果你是技術分析神手級以上,準確度可以到達90%以上。

我初學的時候也常常在想,技術分析有沒有盲點?當然有。而且不只技術分析有,基本分析、籌碼分析、產業分析也都有,只是你要清楚每一種工具的缺點,然後避開或是做修正。

技術分析的3大天敵為盤整、騙線、增減資缺口

我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歸納整理出來技術分析的3大天敵:盤整、騙線、增減資缺口。能夠避開這3大天敵,就可以有效優化技術分析。至於如何判斷以及因應策略,這可能要單獨再寫一本書才講得完,這邊只能簡單說明。

以騙線為例,有沒有可能完全不存在騙線?當然不可能。既然騙線一定會存在的,你就要有相對應的策略(註1)去修正那一次的交易,而不是一看錯,人就呆掉,不知所措。

但是我要強調,假如你的選股條件非常嚴謹,騙線10次大概只會出現1次(註2),不會常常出現。倘若常常出現,表示你的選股系統可能有點問題(本文摘自《專買黑馬股②:從魚頭吃到魚尾的飆股操作法》Chapter 4)。

博客來購買連結

延伸閱讀
他專買黑馬股,37歲時財富自由!K線捕手:想追飆股,先自問是否具備4條件?
K線捕手楊忠憲公開賺完整波段的獨門心法:如何設出場點,才能降低風險?
大變局年,6大投資重點一次看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