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只能有薪水收入?32歲科技業爸爸:5項收入幫助我資產增加!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為什麼我們只能有薪水收入?32歲科技業爸爸:5項收入幫助我資產增加!

許多人在資產累積過程中,隨著年齡增長,開始不單只有本業的收入,還會包括了其他創業/投資等等的收入來源,今天我將分享給大家我「目前」的5項資產增加/收入來源。

在我今年3月看了《如何把收入轉化為財富: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2:經濟低迷時代學習有錢人致富的財務行為》一書以後,內容提到多數有錢人的收入來源非常多種,並非只有本業收入或是創業收入而已,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數據。

也因為我看了此本書,開啟了一些以往不同的生活習慣與想法。比方說我現在很少打電動了,更多的時間是閱讀,開始從身邊找尋有商機的東西/題材,是否能有機會轉化成自身利潤。於是開始我許多不同的收入來源。

本業收入》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除非早期就開始創業或是家裡非常富裕,否則大多數的收入來源還是以本業為主,當然我也不例外。

如果你想要依靠本業收入來達到財富自由或是滿足退休生活,那你可以參考你每年的調薪幅度、你預期此份工作會做到天花板的薪資(可以參考你主管或資深同事),此時你大概就知道未來的方向與天花板如何了。

如果不滿意,那就趁早跳槽吧!魯爸的許多同學都因為跳槽而獲得比原本薪水高1.2倍~1.5倍。而跳槽也盡量在30歲~40歲以前就完成,愈晚愈不容易轉職,除非你有過人的能力。

老實說除非你一開始進入一流的公司,不然我認為本業收入都是靠著不斷的跳槽,來獲取最大幅度的成長。

當然如果你像魯爸一樣是待在一家穩定、朝九晚五且薪資還能接受的公司,無法承受科技業的高壓高工時,那你應該考慮其他方式來增加收入。

股票收入》

有追蹤魯爸的都知道我對於證券方面只推崇指數化的投資。因為跟研究財報選股、擇時相比,指數化投資可以讓你花費最少的時間與精力卻有「機會」得到比選股、擇時的投資人來的更好的報酬。從〈主動投資vs.被動投資──為何我選擇指數化投資〉一文可以知道我對於指數化投資的一些想法。並且應該廣泛的持有整個市場

從文章可以知道選股或擇時的投資報酬率對於魯爸或一般人來說似乎不高,因此我想把多餘的時間跟精力放在其他增加收入的地方上。

在投入指數化投資最難熬的絕對是前幾年,前幾年你的資產可能都沒有漲幅,或是隨便一次海嘯就可以把前幾年獲利吃掉。但只要持之以恆,持續投入,相信都會有好的結果。

如果你還是不相信指數化的力量,不如試算你這幾年的投資是否有辦法打贏大盤。

房地產收入》

這項收入/資產增加目前還不算正式開始,講到此收入來源我先講個此次購買房地產過程。

有一天在自家社區附近晃晃,意外看到一個建案正在預售,於是進去銷售中心了解到相關價格與物件。此建案屬於50%自住50%投資類型的(租人用)。因此我當時花了1天~2天的時間去了解附近同規格的租屋行情約2萬~2萬4,000元。在總價500萬元的物件來說似乎是非常吸引人的,並且此類型物件在此區域算是稀有(稀有代表不會造成租金或售價互相競價的情況)。所以我也深入了解租金的投資報酬率,寫了2篇包租公的相關文章。邊寫邊研究後發現,實際上貸款來租人的報酬率居然高得嚇人,因此二話不說就下定了這間預售屋。預想的模式是貸款前的一波轉售,轉售價格如不滿意則貸款租人。

最差情況以月租2萬元來說,每年有1個月的空窗期,加上一些雜項修繕費用來說,我還保有一些利潤在(扣除貸款),所以我才敢買。

目前我只投入了約50萬元,直到使用執照出來後才需要開始貸款,而現在有人想多20萬元買我的房子。20/50=40%的報酬率以不到半年的時間來看,似乎還算不錯。

當然房地產絕對是一個高風險的投資,要投資前,先評估好自身金流與是否熟悉相對應的區域,當然也有許多指數化投資人對此反感,但是既然部落格名稱是「魯爸的財富自由之路」,有任何賺錢的機會我肯定不會放過(當然不能違法跟違背自己良心)。

副業收入》

本篇文章不會跟你說我在做什麼事情,也不重要。想表達的是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商機,這可能是從你工作中衍伸出來,在職場上可能發掘了某些產品利潤很高?不如自己代理試試(當然這可能要有足夠的本金)。你對於投資理財有獨到的見解?可以授課開訂閱,販賣自己的專業等等…

有些人是從生活上發現商機,都是不錯的來源。商機實在太多了,只是你有沒有用心投入而已。我認為創業最忌諱的是以為投入了資金就會有所收穫不需做功課。同樣的創業總是有人成功有人失敗。而我相信每次看到的新聞媒體所提及的數據顯示創業失敗率多高,都是因為那些人沒有做足功課就輕易投入大筆資金。

當我創業以後,我才發現這領域的創業主月營業額破百萬元是家常便飯,但對於從事副業的我來說不太可能。在我還沒投資副業之前,這行業以我外人的角度來說,利潤少、賺不了多少、太多人競爭了,沒想到自己嘗試以後才知道商機。也因此我從這行業看到了其他服務此行業的商機,商機真的無所不在。相信讀者也能找到自己的小型副業。

以下是我從7月開始的營業額(利潤大約40%)。看起來還不錯,也因此上週沒發文,因為花費了許多時間在找尋繳納營業、營所稅務的資料(我可不想逃漏稅)。

近3個月副業營業額:這是我認為非常有爆發力的一項收入來源,從本業的調薪幅度與指數化可預期的資產增長,創業的增長是非常快速的。重點是1天花費我不到2小時的時間。

當然以我的情況這種成長不會線性增加,我大概會壓在20萬元營業額內。要線性或是指數增加,剩下的是需要投入更多的本金跟時間(辭職?),但也未必真的能照所想的成長。所以我不打算做到這地步,畢竟本業收入當作是一個保險,剩下的看能衝多少是多少。目前的我還不打算擴張太快,先審慎評估。

部落格收入》

部落格收入對我來說根本就是小學生的零用錢,雖然寫部落格的收入非常少,但我卻獲得比金錢還多的東西。

在我開始寫部落格前,先接觸到了一位國外部落客,他29歲,在26歲的時後辭去了一份8萬美元年薪的工作(統計類),因為他厭倦了每天面對同事與長官,他是一個喜歡獨立工作的人。

於是他在工作之餘努力提高儲蓄率把存下來的錢投入在指數型基金上,並且創立了2個網站,其中一個分享自己FIRE的經驗,另一個則是教人統計學。

當然以他喜歡獨立工作的個性,他的網站教學不是面對面開課,而是網路上付費看他的教學影片,這樣的好處是你只需要做一次影片,剩下的學費都是被動的流進來,你不需要在為了上課而花費自己的時間。

之後網站的月收入達3,000美元時,他決定辭去了他的工作,並且找尋更多被動收入的來源。當然收入也隨之增加。

也因為看到了這個部落客才開啟了我的部落格之旅。我在寫部落格的初衷是想記錄一些理財的想法,附加價值則是可以增加一些微小的被動收入。

但實際上我獲得的遠比這些還多。在寫4%法則的相關主題,發現了許多投資人會面對的實際問題,深入專研後才有了這系列的4%法則相關文章

以前大概知道愛爾蘭註冊的ETF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有更好的成本優勢,只是太少人提及了,所以我也跟一般大眾一樣投入美國註冊ETF,想說未來申請退稅退還非美國來源的股利。

直到有一位網友在我的粉絲團留言:「比起VTI或VT的信念之爭,更該關注美股英股的總費用」。因此我也實際上去深入了解對於總費用的傷害。從而發現原來在國外的非美國投資人,多數都是選擇愛爾蘭註冊的ETF,因此有了這系列的愛爾蘭註冊ETF相關文章

在寫一篇深入的文章從草稿到成型大概會花費2~4週左右(比較淺的文章大概1週完成),並不是說這些日子每天埋頭苦幹在寫文章,而是1天會花費3~4個小時在撰寫文章跟找尋相關資料整理成重點。因此寫文章花費的時間跟部落格收入根本不成比例。

但是寫文章非常值得,如我上面所說的,你看我文章而買愛爾蘭註冊ETF,初學者肯定會在「某些時刻」擔憂一些沒必要擔憂的問題,反而高頻率的在美股英股之間轉換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但我已經深入了解了產品的優缺點,所以我並不擔心。

你想用4%法則退休,如果只是人云亦云的聽人家說只要存到年花費的25倍就可以退休,卻忽略了4%法則沒告訴你的8件事實,那你退休的日子也可能過的驚心膽顫。

目前部落格收入從4月開始創立,5月開始置入廣告以來,每個月約有新台幣1,000元~1,500元的收入。

感想》

從上述幾樣收入/資產增加來源來看,其實我每項都是有經過深入的分析,才決定踏入這個領域。

比方說股票收入,如果我只是聽人家說買VT+BNDW、VWRD+AGGG,那股災來臨時可能又會改變配置比例,或是股票創新高時又忘記了債券的重要性,利率一再下降認為債券已沒必要擁有。或是看到親朋好友有人買VTI、VOO甚至是QQQ漲翻天時,你可能會忘記當初買的原因。

但是藉由寫部落格、看書與喜歡自行查詢資料,我相信我有足夠的知識與心態去面對每一次的熊市或牛市。

房地產收入,我必須先觀察到附近租屋行情,與相關物件是否在此區域算是稀有物件,而最差情況也必須想好。當然有時候你必須果斷做出決定,而此物件我在短短2天內就決定購買。目前看起來利潤也不錯。

至於創業部分,剛開始只投入幾萬元,發現利潤高的嚇人,因此才開始慢慢投入資金來擴大營業額。上個月賺的費用已經是我老婆月薪×2了。

但創業部分我不敢講太滿,畢竟我目前只持續了2個月正成長,不過我的副業是不太需要投入大筆資金的(除非你要擴大營業),因此風險就是頂多就是虧損幾萬元而已,還承擔得起,但利潤卻很誘人。

綜合以上都是建立在我本業可以正常上下班的情況,才有多餘的時間去完成這些另類的收入來源,當然我本業賺的錢可能沒其他在一流科技業或外商公司的同學多,但我相信以目前的走勢來看,我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裡不花費太多時間下能賺取跟他們相當的薪水。

從上述來看,我認為副業的爆發力是最為驚人的。或許你可以從1個月多賺個1,000元~2,000元開始找尋商機。相信我,每個人都一定有適合自己的副業。可能是販售你的專業(授課、接案、網路訂閱),不需要花費太多金錢,但可能會花費你的時間跟精力。

或是需要投入資金的創業,我建議初期不必要一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先小量嘗試看看,虧損不過就幾萬元的事情,比你自己選股還來得划算。當你了解到此行業的運作模式後,認為有利可圖在嘗試把規模擴大。無論如何這些投資報酬率都是非常高的。

很多人都知道投資需要多元化,那收入的來源當然也必須得多元化。你無法承擔某一天你會突然失去主要的收入來源,唯有多元化的收入才能降低你的風險。希望各位讀者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副業。

本文獲「魯爸的財富自由之路」授權轉載,原文:我的五項資產增加/收入來源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