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風雲再起,債券成為資產配置關鍵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近期市場因川普、關稅相關消息不斷驟變,讓投資人感到萬分苦惱,在這樣的市場走勢下,要如何配置手中的股票與債券,成為一大關鍵。

兩大趨勢下,債券成為投資組合「剎車皮」關鍵角色

在股市波動時,持有債券的人相對較為安心,因為債券在此時發揮了「剎車皮」的作用,是一個投資人可以嘗試佈局的良好工具。主要在兩大趨勢,首先是聯準會已重啟「降息循環」,儘管初期市場表現可能不如預期,但整體而言,降息仍有利於長期債券的表現,尤其是長期公司債,因為其利息回報較高,且在降息過程中存在賺取價差的機會。

即便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通膨再次上升,聯準會可能暫緩降息。但仍不影響整體趨勢向下,只要不遇上升息,長期來看債券仍然有利。但或許投資人會擔憂,過去兩年的債市送分題變送命題,今年真的會是好的進場時機嗎?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首次降息後的6~9月仍然是不錯的佈局時機,因為聯準會的降息採漸進式的,而非一次性大幅降息。翻開歷史經驗,BBB級的公司債在1989~2019年過去五次降息週期,在首次降息後持有兩年都有正報酬,且在首次降息後六到七個月進場並持有兩年,平均能獲得2成以上的報酬,顯示現在進場仍是不錯的時機。

第二個趨勢,是減少財政赤字與政府債務,川普政府展現出減少財政赤字的決心和方向,即使短期內難以達到從7.2%減到3%的目標,但此舉有望降低政府負債,改善財政狀況,並減少新債發行,進而減輕市場的新債供給壓力,提升現有債券的價格。

布局長年期BBB級公司債,有票息收入也有機會獲得資本利得

在這兩大趨勢下,布局債券仍大有可為。尤其是長年期BBB級的公司債。先看BBB級債券,仍屬於投資等級債,財務狀況相對穩健,違約風險相對較低。也因為其信用評級在整體投資級債中相對較低,市場會要求較高的殖利率來補償違約風險,因此殖利率相對較高,適合希望在可接受的風險下追求較高回報的投資人;至於選擇長年期債券,在於它對利率變動較為敏感,在降息趨勢下,除了票息收入外,還有機會獲得資本利得,也就是債差收易。

基本上,長年期BBB等級債券的殖利率高於其他投資等級、不同年期的美國公債,根據 2025年2月的資料,殖利率已來到5.9%,較10~15年期的5.6%或AAA級的5.5%殖利率都高。

此外,長年期BBB級債券兼具投資等級債的穩健性與潛在的資本利得空間,適合長期配置,並能在市場波動時提供抗跌效果。在2024年7月~8月的股災期間,台股加權指數和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17%和14%,但同時間長年期BBB級債券卻有3%的正報酬,凸顯其「剎車皮」的作用。若將股債各配置一半,資產回檔幅度會顯著降低,有助於穩定投資人的資產與心態。

20年期以上BBB投資級美元公司債ETF,排除地緣政治與爭議性產業影響,發揮防禦效果

因此長年期BBB級債券ETF在近期備受關注,像是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推出的「20年期以上 BBB 投資級美元公司債 ETF (00982B)」,它具有3大特色。

一、降低風險因子,排除新興市場發行的債券來降低地緣政治和匯率風險;
二、排除爭議性產業像是武器、煙草、博弈;
三、設定單一產業配置上限為10%,達到分散投資風險的目標。

另外它在選債也有特色。例如指數成分債設定票面利率必須大於4.5%,提供穩定債息收入,同時鎖定20年期以上的長年期債券,以提供較高的殖利率,較能兼顧收益與資本利得

2025年世事變化難料,佈局長年期BBB級債券是一個不錯的時機,除了能提供穩健的收益外,在資產組合上也能發揮降低波動的防禦作用,建議投資人可將其納入資產配置的考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