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平均每天3起地震

地牛頻翻身,如何檢視住家抗震力?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日系制震器數據造假事件引發台灣房地產市場一陣恐慌,但不少專業人士紛紛在事件爆發後說明,制震器只是輔助,並不會影響結構安全,對於那些過去因聽到有「制震器」而加強購買意願並下手購屋的民眾,相信心裡悶得很!

台灣在1974年以前,對於建築物耐震設計的規範並不精確,全台適用同一標準,而且無細部構造之規定。1974年以後,政府依據地震發生的機率以及規模等,將全台劃分成強震區、中震區、輕震區,並且規定各區建築所須設計的耐震係數。

隨著對於地震災害與斷層的認知逐漸加深,耐震設計的規範也愈發嚴謹。1999年,921大地震過後,耐震係數的要求更全面提升,且此時不同用途的建築物,或者如台北盆地的地形因素、土壤液化等相關問題也已納入考量。到了2005年,再度調整震區劃分,並增訂鄰近斷層的建築物其設計規範,此時的耐震設計規定已臻至成熟。

雖然上述法規對於「耐震」、「制震」、「隔震」(詳見名詞解釋)等設計皆有標準,但最基礎的耐震設計是以建築物原先的鋼筋、混凝土作為對抗地震的基石,這些包覆在牆壁內的元素,民眾根本無從確認是否足以對抗地震,因此,在過去幾年房市大好時,建商將「制震設備」視為銷售的賣點之一。

尤其台灣地震頻繁,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今年累計至11月14日就有959個地震紀錄,平均每天超過3起地震,民眾對於建物安全的要求日益提升,但藉由此次事件,國人在購屋時更應該反思,地震來臨時,真正能讓建築物安然度過災害的重點到底是什麼?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結構技師戴雲發強調:「優良的結構系統規畫設計與精準確實的施工品質,是建築安全最重要的2個要素。」

要素1》結構設計
3重點評估抗震力
避開外觀不規則的物件

優良的結構系統規畫設計,強調的是建築物平面、立面的規畫及鋼骨、鋼筋、混凝土等材料在配置及施工的可行性。戴雲發表示,要判斷建築物的平面、立面是否有較優良的抗震力,可從以下3個重點觀察:

1.避免「大L」、「大T」、「大ㄩ」的平面設計:以平面圖來看,建物愈方正,耐震力愈佳,因為「大L」、「大T」、「大ㄩ」等不方正、具有較大凸角的建物,在地震來臨時會有額外扭力與伴隨而來應力集中的問題。

2.避免「搭樑」或建物短邊只有2根柱子的平面設計:正常的樑,兩側應與柱相接,若有一端未與柱相接,即為「搭樑」,這種結構無法有效傳遞房屋所承受的地震力,容易造成樑的損壞;而短邊只有2根柱子的建物,若有1根毀損,整棟房子就會失去支撐而倒塌。

3.避免「頭重腳輕」的立面設計:有些建案為了塑造特殊外觀,將立面設計的花俏多樣或甚至出現「頭重腳輕」的造型,當地震來時,因為重心在上,建物搖晃加劇,很容易損及結構。

此外,鋼骨、鋼筋、混凝土的搭配,會形塑出鋼筋混凝土(RC)、鋼骨鋼筋混凝土(SRC)、和純鋼骨(SC)等3種結構體(詳見表1),有些建商亦會採用造價較高的SRC或SC來當作銷售賣點。

但是,假設同樣是抗震力5級,戴雲發說明,即便不同結構,其安全性並沒有差別,唯一的差異在於地震搖晃時的舒適度不同,換言之,消費者要比較的是抗震力等級,而非建築物的結構材料為何。

針對材料本身,戴雲發提醒,消費者可以向建商索取「鋼筋無輻射證明」、「鋼筋出產檢驗證明」;國產建材實業副總經理楊志強說,亦可索取「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報告」,確認上述3項政府要求的檢驗報告外,最好也讓建商提供建材的「生產履歷」,了解混凝土原料來源、生產過程是否有爐碴檢驗報告等紀錄,確認材料的品質無虞。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