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經濟管制沒效率又禍及消費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理論,張忠謀不買單?

科技財經、金融訊息一手掌握,走在投資的最前端。

網站:https://finance.technews.tw/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fortunetimes/

「政府的經濟管制沒效率又禍及消費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理論,張忠謀不買單?

一貫支持自由經濟的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近日於2019大師論壇上與強調政府重要性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Romer進行對談。

美國經濟學家Paul Romer長期倡導人力資本的經濟力量,並研究城市化。在2018年以經濟成長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尤其是將知識及技術進步納入數理模型的研究,這是相當卓著的貢獻,並曾擔任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

Romer以「想像與務實」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從歷史的角度來探討政府如何引導經濟成長,並且對市場做出規範。Romer強調,政府應該善用其「強制力」,透過良善的立法及執法,降低貧富差距、普及教育及降低犯罪率等。政府與人民屏棄訴諸情緒的演說,透過理性的對談才能務實地朝目標前進。

不過張忠謀對此意見相當不同,他認為Romer錯了,政府的管制往往是沒有效率,儘管Romer提出了很多正面的效用,但對產業競爭力可能有負面的效用,例如美國對汽車業進行排放管制後,就一蹶不振,無力與歐洲及日本競爭。以及近期美國對中國商品施加的大規模關稅,禍及的其實是消費者,而美國企圖抑制中國的科技發展也將連累到美國自身。

扶植產業是浪費
張忠謀表示,當國家在成長階段時,或許產業政策有用,但當民間產業壯大時政府就該退出,台灣政府,總喜歡試圖找出誰是市場中的贏家,但往往扶植的是無法成功的企業。他甚至感嘆,如果世上還有希望,那將會在無產階級身上。而Romer也表示,在產業政策上如何挑選及扶植產業的確是個大哉問。張忠謀也回應,當市場都還不確定哪個產業該受扶植的情況下,就要求政府貿然支持,太過於浪費資源。

不過Romer強調,雖然很多人覺得他的大政府主張不合適。不過如中國的經濟成長,大多是仰賴都市化,而這是政府善用公權力才能催生的。諸多土地、建物與道路規範,管制非法行為、保護公眾利益等事務,都不是市場能處理的問題。政府所要做的是不讓既得利益者過度壯大到無以復加,例如現今的科技巨擘。

且過度弱化政府功能與角色將會招致社會更加混亂,必須務實的去權衡個人與群體,進而達到福利最大化。尤其是不要被有心人用情緒化的意識形態綁架,並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政府必須務實的面對問題,讓經濟學家參與政策,並訂定一套有效的衡量標準。他強調,紀律才是產業政策投資的重點。

本文獲「財經新報」授權轉載,原文:張忠謀認為諾貝爾獎得主錯了,對談大政府與產業問題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