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上星期跟失散20多年(不能寫確切年數)的大學同學重新連絡上,被同學認出我是Jim男後,開始了一些投資上的討論。因為同學多在科技業(資訊系),很多沒時間去理財,因此在LINE群組回了這麼一大串文字,就順便貼到部落格上,不是我要復出江湖了,是我貼心的想說,line的字太小,現在很多人應該都老花了吧,尤其天天打一堆程式的人。
我想應該很多人對投資是不懂的,不好意思,佔了很大的空間在討論投資理財上,既然我開部落格目的就是教大家理財,不要被理專騙,那大家是我相處過4年的同學,我應該要更熱血才對(握拳!)簡單來講一下理財的觀念,其實不一定每個人都要理財,若你本業賺的夠多,在本業承受夠多的風險,那你就單純買債券就好,既然資金夠大,越多檔越好,我的理想是20檔以上,就算違約了1檔,你還是幾乎保本。股票就拿個10~20%,買全球型ETF丟著不理,就這麼簡單,不需要靠理專,跟理專太好很危險,真的!你越有錢,理專越漂亮越危險!若目前資產還不到退休標準,我認為標準至少為你預計每年花費的25倍,那就很需要理財。理財派門很多,大多數的投資方法與工具我都試過,也就是賠錢經驗豐富,因此介紹比較容易入門的幾個方法。
若對投資研究沒興趣,不想選股,那就是資產配置,簡單來說就是股票加上債券,債券得要政府公債,或評等A以上的公司債,高收益債不行,他是股票屬性。至於股債比多少,有人建議用100-年齡為股票比例,所以我們大概就是股5債5(前面不是要隱瞞,這卻又露餡),但這不準,每個人風險承受度不同,也會受市場環境氣氛影響。不過我認為至少股4債6為基準。我是會看總經數據來做股債配置調整,目前已經在景氣末段,所以我會逐漸調高債券比例。不這樣做也沒關係,做再平衡也可(談資產配置(四)投資組合再平衡(Rebalance)),甚至不調整,長期下來也都還不錯。至於股票的工具是什麼,我比較偏向全球型股票ETF,單純0050風險太高,因為台灣產業太集中,政治風險又大,可以配置一部分,但不要全部。以過去歷史資料來看,只有美國能夠保證長期投資能夠賺錢的,若想更分散一些,可以加一點新興市場,但比例不要過大。學這些東西不難,反而是要相信資產配置能夠讓你長期賺錢比較難,因為有可能前幾年有些虧損,就會讓你放棄,尤其未來很可能會面對的空頭。現在空手的同學,又對投資害怕,可以用定期定額的精神,用能夠輸的起的金額,遇到大跌就買,跌越多買越多,之後就放著。
再來若想進階一點,要選股的話,那就是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最好學,大家是理工背景的,學很快,他背後就是利用統計與心理。不過出錯機率很高,這是宿命,你要面對的是看錯時如何處理。絕對不是KD20買,80賣那麼簡單,外行人來騙不懂的人的話,反正現在就是流行口號越簡單,但誘人就好。
基本面現在最紅的就是存股觀念,他源自於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我非常認同,但以台灣的股票市場,要找到能夠真正長期持有的標的不容易,主因內需市場小,人口又開始減少,未來機器人與AI可能又會取代掉一些工作(尤其台灣很多以代工為主),護城河要判斷穩不穩固也沒那麼容易,我剛跟同學討論的就是存股標的的選擇,因為大多數投資人只能看過去的財報數據,其實財報數據有很多眉角,還有很多我剛舉例的內部人才知道的資訊,是無法從財報看出來的。以巴菲特的標準,最好是不受景氣影響,獲利長期穩定的標的,但我認為台灣大多數金融股不是,上海商銀是比較接近的標的,因為他就是幾乎靠利差,只是剛上市時我設定買進點太低,沒買到。我認為更重要的是產業趨勢的判斷,像這個我就沒各位內行,因為未來的世界是AI當道,哪些公司是真的AI概念股,我看不出來,存股投資人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產業趨勢改變時,你有無能力判斷原有的護城河會不會被填掉。台灣好分析的存股都被炒的好高,如中華豆腐,那就要有耐心等低點買進,但若大家都這樣想,也就沒有低點,有真正低點出現時,搞不好就是產業趨勢發生改變。所以我才會說,存股投資沒想像中簡單。
不過說真的,研究股票是很好玩的事情,若未來退休閒閒沒事,研究個股投資,驗證自己的眼光,成就感所帶來的快樂甚至超過獲利。最後就是記得重點,資產配置,長期投資,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若有任何投資上問題,在我能力所及範圍,一定盡力回答!
本文獲「Jim男的投資與旅遊經」授權轉載,原文:投資該如何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