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薪水比高中同學低,會計師兼差家教每年多拿數十萬!丁彥鈞:自選股票,年報酬率15%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2013年第3季,筆者開始利用自創的篩股模型投資價值股,也就是股價低的好公司。把營收、毛利率和營業利益具成長性,營業利益、本期淨利連續5年為正,且每年均有發放現金股利,以及本益比低的公司,當作「價值股」投資,並將資金配置至少5∼7檔持股分散風險。

筆者發現,以這種方式選出來的股票,只要長期持有,就能夠穩定達成15%年報酬率,是超級簡單的投資方式。不用盯盤,也不需花太多心思去管理,只要在選對股票以後,看看新聞、定期檢視財報來做後續追蹤即可。

像是用此方法選股,持有的第1檔價值股中華電(2412),獲利就很好。

2013年10月,電信產業首次競標4G(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頻譜,招標的押標金創天價,市場預期日後基地台建置的成本恐侵蝕獲利,導致電信股股價下跌。此外,因為電信業為特許行業,有進入障礙,容易有超額報酬,再加上中華電符合價值股的選股邏輯,筆者就以每股平均90元左右的價格買進5張。直到2016年,因市場資金湧入高殖利率股,中華電股價從100元漲到120元才獲利了結。計算領到的股利跟資本利得,平均年報酬率約有15%。

之後筆者又陸續使用同樣的選股邏輯,選出信錦(1582)、帛漢(3299)、中租-KY(5871)、豐藝(6189)、華票(2820)、揚博(2493)、台燿(6274)、卜蜂(1215)、普萊德(6263)、鴻海(2317)、台新金(2887)、穩懋(3105)、台郡(6269)等公司,平均年報酬率約有15%。

到2017年,同一時期筆者持有的股票約20檔左右,都是用這樣的選股方法篩選。為了提高報酬率,也把3成部位配置在波段操作的成長股上,選股邏輯仍然大同小異,但平均年獲利率提高至35%。筆者也因為投資績效好,受到《Smart智富》月刊的約訪,成為當年10月的封面人物。之後也在臉書成立「丁彥鈞證券分析師」社團、舉辦投資講座等,和大家分享筆者的投資心得。

2018年7月,筆者看空全球的景氣,降低持股水位至總市值700萬元,且持續減碼成長股的部位,將資金配置在定期配發高額現金股利的價值股與特別股,剩餘500萬元放定存。雖然2018年10月發生股災,但筆者損失較少,截至2018年年底,筆者的總資產已有1,300萬元。

由於筆者在投資路上受過許多人的幫助,所以希望自己也能夠幫助別人,於是開始在網路分享自己的投資標的。有時候網友會問一些問題,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就請教其他網路高手,非常幸運地,其他高手都很願意和筆者分享,筆者也因此愈學愈多,投資績效愈來愈好,年化報酬率超越大盤15個百分點以上。(本文摘自《會計師低價存股術用一張表存到1300萬》序)

博客來購買連結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