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如果沒有真正搞懂財報數據的意義,很有可能造成投資上的誤判。財報專家蕭世斌(怪老子)指出,投資者一定要徹底了解財報整體架構,才能正確解讀企業的獲利能力以及財務結構,進而找到能長期持有的好公司。
由於,近年台股財報配合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s)做了調整,他便將這項變化的影響寫成《怪老子帶你看懂財報選好股全新增修版》,對剛開始學習的新手或已在運用財報投資的人,這都是一本案頭必備的財報教戰經典。
怪老子表示,在分析財報時,如果不了解其中的意義,恐對數據做出錯誤的解讀。他在第2章解讀「資產負債表」時,就舉例說明,大家常看到媒體報導某公司「1年賺1個股本」這句話,很多人都不清楚這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假設A公司股本10億元(若面額10元,則為1億股),當年淨利10億元,EPS(每股盈餘)即為10元,所以是股東投入了10億元,營運就賺回了10億元,年報酬率高達100%?這樣的觀念當然是錯誤的,投資人應要釐清下列2個重點:
1.股本並不等於股東投入資金:
只有一種狀況除外,那就是公司剛成立時,以股東投入的資金為股本,此時股本金額等於權益金額,因為其他權益科目的金額都是零。
然而,隨著公司盈餘年年增加,沒有配給股東的盈餘就會歸入權益底下的「保留盈餘」;當公司溢價發行股票,股價超過面額的金額則會歸入權益底下的「資本公積」。保留盈餘和資本公積就相當於股東再投入的金額,和股本共同成為權益的一部分。這時候股本的意義,只剩下計算股數而已,代表這家公司賺的錢會被分成多少份;擁有愈多股數,就能分到愈多盈餘。因此,權益的總額(股本+保留盈餘+資本公積……等)才是股東投入的總資金。
2.股東的報酬率不是看EPS,而是看ROE:
盈餘代表公司獲利的總額,但是每個股東擁有的股數不一樣,在衡量公司能為股東賺到多少錢時,就會以每股為單位。EPS為10元,確實是賺了1個股本沒錯,但並不代表股東的投資報酬率100%,兩者的意義完全不一樣。
股東的投資報酬率又該怎麼計算呢?很簡單,就是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的觀念,我們用一個簡單的算式來理解:「盈餘(本期淨利)/淨值(權益)」。如果要以每股為單位,只要把算式改為「EPS/每股淨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