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透過電視影集,我們可能都有那種印象:美國富人一定是住豪宅、開名車、遊艇、美食等上流社會的景像,似乎總是高不可攀,離一般庶民的生活非常遙遠。而這些人所以會富有,應該是他們有顯赫的家世,他們繼承上一輩的財產就可享用不盡了。但是在這本書〈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它為我們指出一個事實:美國真正的有錢人不愛炫富,你從他們的外表,可能都看不出來原來他們這麼有錢。
書中這麼定義有錢人:「不是以擁有多少物質來定義富裕,很多人表面過的奢華,但是投資會增值創造收入的資產:股票、債券、私人企業等,不是沒有就是很少,有錢人不崇尚奢華,反而是因坐擁大筆可增值資產而滿足。」「許多人用他人對食物、飲品、衣服、汽車等的選擇來判斷一個人,優渥的人在消費時應該有高尚的品味,用購買商品來表示自己的優渥,這比經濟成就上的優越要容易多了,若把時間都花在追求表面的優越,通常也帶來意料中的結果:較差的經濟成就。」而富人所以會變富有,他們財富往往是某種生活方式的結果—勤奮努力不懈、規劃、自律,很少人因為幸運繼承而變有錢。
有錢人都經濟獨立,有錢人的樣子是:
1. 2/3是自雇人士,每4個自己當老闆的有錢人自認是創業家,其餘是專業人士:醫生、會計師.等。
2. 很多人從事的行業可謂枯躁乏味:焊接包商、稻農..等。
3. 平均家庭資產淨值370萬美金,大約6%的人超過1,000萬美金。
4. 生活量入為出,穿平價服飾、開國產車,多數人配偶都會精打細算。
5. 財富已累積到一定地步,可以10年以上不用工作。
6. 相信教育對自己及兒孫輩很重要,不惜一擲千金。
7. 2/3的人每週工作45~55小時。
8. 謹慎的投資人,平均把家庭以實現收入的20%拿來做投資,家庭財富有20%在證券,交易上市股票、基金中。
在理財方式上,書中講到二種人: 1. 超優理財族:指的是在美國財富累積的前1/4人口,2. 超遜理財族: 財富累積的後1/4人口。財富並不等於收入,是你累積了什麼,而不是你消費了什麼:有些人外表光鮮亮麗,吃好的、用好的,雖然收入不少,但是資產的淨值卻少得可憐,跟他的收入不成正比。
這也讓我想起:我們在協助客戶做家庭財務規劃上,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客戶。有些人收入不多,但是他們很會存錢,月薪才35,000元,可以每月省下20,000元做投資。有些人則迷失在高薪背後的假象,以為情況會一直持續下去:他們會一直有高收入,因此生活過得不錯,不過事實上他們也是另一種月光族,他們不會投資儲蓄,為未來做準備,即使有做也是用不對的方式在做投資,對增加他們的資產淨值並沒有多大的幫助。
從書中對這二種人理財方式的描述,有一個重點是:有錢人重視的是經濟獨立,像書中說的富人是財富已累積到一定地步,可以10年以上不用工作,他們生活量入為出,穿平價服飾、開國產車。你也許會說我賺的錢多,為何不能享受? 沒人說你不該享受自己辛苦賺的錢,不過請同時思考一下這些問題:
1. 你的淨資產有多少:扣除你的負債,你還剩多少?
2. 如果不工作,你的資產可以為你持續創造收入嗎?
3. 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你有為未來在做準備嗎?
4. 如果不工作,你可以維持多久的生活開銷? 你達到經濟獨立了嗎?
如果簡單的列出你的資產負債表,你可能擁有不少資產,但是扣除負債後,資產淨值有多少?
你的收支損益表列出來是正的嗎? 你的各項支出比例合理嗎? 負債攤還的支出是否佔了你支出的大部分,讓你無法再有剩下的錢可以做投資? 生活費各項支出適當嗎? 你是否固定每個月先把一部分的收入先做為投資之用,剩下的部分再來當做生活消費之用? 儲蓄投資佔你每個月支出的比例多少? 有在20%以上嗎? 還是你每個月賺多少花多少? 都沒有存錢下來?
我們說每月入不敷出,錢不夠用的是月光族, 但是可能更多的是「窮忙一族」─工作收入高,生活過的不錯,但是卻沒相對的因為高所得,而累積出更多的淨資產。
除了工作收入外,你是否有投資收入? 除了資產淨值不要是負的以外,你擁有多少的投資資產,可以為你帶來收入? 像美國有錢人一樣,他們投資於會增值創造收入的資產:股票、債券、私人企業等,投資的資產會為你帶來合理的報酬嗎? 還是你的錢只放在定存及低利率的儲蓄型保單,沒有做其他的投資?
書中說: 「為什麼你不會有錢? 你也許收入不錯,但是為什麼在累積財富的遊戲中不斷被打敗? 富人們既攻且守。累積財富的基石是防守,這防守是以制定預算和規劃當後盾。人們經常讓他們的收入來支配自己的預算,他們之所以成為有錢人,就是因為他們制定預算、控制支出,而且一直用同樣的方式維持他們的富有狀態。」
在書中提到他們用4個問題,來問參與他們調查的人:
1. 你的家計是否依照年度預算來安排?你有沒有根據不同類別的消費來規劃年度支出,像食物、衣服住房?
書中提到,在全國性的富人調查中,他們發現有100個不做預算的人,同時會有120個會做預算與規劃。但是那些不做預算的人,他們是如何變有錢的? 他們刻意在家裡營造一種錢不夠用的經濟環境,同時他們將收入先拿來做投資,剩餘的部分才來做消費,他們把稅前收入的至少15%拿來做投資。但是如果你不做預算,又不會節儉的人,有部分人雖然有錢,但是他們還是超遜理財族,雖然賺的多讓他維持富有的現況,不過這種富有的狀態可能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2. 你知道你在食物衣服和居住,一年支出多少錢嗎?
2/3富人對此問題答「是」,但是那些很會賺錢的非富人中,只有35%的人回答「是」。富人只有6.2%的有美國運通白金卡,不到1%的人用無限卡。真正的富人是會精打細算,他們會做預算控制,他們追求的是經濟獨立,而不是外表的假象,所以像這些象徵尊榮地位的無限卡等,他們的使用率不高。
3. 你有一組定義明確的日周月年度終身目標?
書中有一句話:經濟獨立的人,比那些在同樣收入/年齡等級,但財務未獲保障的人要快樂的多。經濟獨立的富人比較快樂,是因為他們有財務上的目標,他們透過精打細算做預算控制,及做投資,來逐步達到他們的經濟獨立,他們知道以後在財務上,他們可以安穩無憂,因此這種安心踏實讓他們覺得快樂。
4. 你是否花很多時間來規劃未來的財富?
富人們每個月用在分析和規畫將來的決策,以及管理當前投資的時間,遠高於收入高的非富人。在書中舉了一個超遜理財族的例子:他年薪是22.1萬美金,他有二艘船、一艘噴射快艇、六輛車。依照書中的算式:一個人的期望財富=年齡的1/10×年度總收入,他應該有106萬美金的淨資產,但是實際上他連1/4都達不到。
這些超遜理財族,他們會不停的貸款買東西,讓自己的債務愈滾愈大,他們變成物質的奴隸。他們為了擁有這些物質而工作,因為這些象徵他是成功的。有了這些物質,他才能說服別人他是多麼的成功,他工作賺錢都是為了做給別人看。超遜理財族的思考多半會讓「重要的其他人」,來決定他們的財務生活風格,他們奮鬥拼命就是要證明自己有多成功給這個人看,但是這個人往往在現實中並不存在。
如何變成超優理財族? 在本書中我想可以學習這些富人的理財方式:他們追求經濟獨立,而不是表象的物質的享受,不要讓支出超過你收入可以負擔的地步。因為他們累積的淨資產,以及可以產生持續性報酬的投資,讓他們過得更安心快樂。他們量入為出,永遠把一部分的錢用來做投資。
書中提到如何變成超優理財族:首先是你要真心想改變,你也許不用像他們這麼富有,但是你一定可以透過精打細算、做預算控制等方式,讓自己財務安全健康,甚至逐步邁向富足的人生。利用財務規劃,讓自己過一個均衡的、有計畫的、自己希望過的人生。你可以自己定義人生,找出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別人期待的成功。只有你最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你可以透過財務規劃,讓自己財務健全無虞,讓你人生過得更加自信。
書中還提到在財務規劃上,可以找一個會計師做協助,不過各自專業分工不同,會計師主要是處理稅務等,但是對個人家庭的財務規畫,可能他〈她〉不見得有涉獵。這方面你可以尋求財務顧問的協助,一個專業的獨立財務顧問,可以提供整合式的、中立的、不以銷售商品為目的諮詢建議。
作者簡介_廖義榮
作者擁有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證照,是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公益/私益信託設立諮詢,及在企業推廣EAP員工協助方案:員工理財教育與諮詢。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員工理財規劃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聯絡信箱:jose.b123@gmail.com。
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
Facebook粉絲頁:Happy Goal 樂活理財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