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為台灣財經新聞媒體的領導品牌,1967年4月20日,隸屬聯合報系,也是國內發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提供工商業界新聞、展覽、論壇、刊物、講座、網路等多元服務,經濟日報財經媒體集團擔負聯合報系財經數位平台的旗艦角色。
經濟日報每日透過專業記者群,將國內、全球、兩岸、財經、產業、觀點、股市、企管、經營等資訊與分析,匯整成即時、精確與最精闢的內容,為財經業界每日必讀的數位全媒體。
財政部公布去年全國人均負債較前一年少了2.2萬,除離島地區,嘉義市財政最佳,人均負債只有112元,嘉義市長涂醒哲樂得自詡為「理財王」,但卻被議員批評攬功,是「膨風王」。
負債第二低的是桃園市,人均負債1萬3,836元,但負債比嘉義市多了100倍。曾被台北市長柯文哲虧債台高築的高雄市,人均負債居全國第一,高達8萬9,738元,是嘉義市近九百倍,但高雄市說,是因為縣市合併承接龐大債務,且中央補助逐年減少所造成。
「我是理財王!」 涂醒哲不放煙火 該省則省
名列全國人均負債最少,嘉義市長涂醒哲相當得意,認為開源節流有成,自詡為「理財王」。他說,幾乎所有縣市都為舉債苦惱,只有嘉義市財政穩健,之前人均負債曾達1萬4,539元,如今降到112元,主政3年多,平均每年啟動112億建設,包括汙水下水道、汙水處理中心、八掌溪景觀橋、國民運動中心與貨運轉運中心等。
涂醒哲說,他任內沒有花大錢辦放跨年煙火之類活動,也沒有浮濫增加市府人事,他一向堅持「該省則省、該用則用、該爭取補助就爭取」,且不隨便浪費公帑,「不會讓樁腳的人進來市府上班,不受人情壓力影響」,3年來減少近10億負債。在中央債務管理考核成績中,連續2年都是全國第1名,嘉市可說是各縣市債務管理的模範生。
黃敏惠:我任內償債、不放煙火 已不是新聞
但嘉義市藍營議員卻不認同。市議員張秀華說,嘉義市財政體質好,主要關鍵是議會嚴格把關。市議員鄭光宏則批涂是膨風王,市政發展是延續性的,不要攬功,前市長黃敏惠主政的9年,人均負債從每人1萬1000多元降至3,000多元,功不可沒。
黃敏惠說,她任內良好的財政規劃償還了四分之三嘉義市府負債,償債金額近30億,嘉義市民人均負債名列全台最低; 至於跨年煙火,她任內9年都沒有施放,「這些都已經是很多年的歷史,並不是新聞」。
議長蕭淑麗說,嘉義市財政好,要歸功於議會長期以來監督、把關,涂之前開記者會向市民告狀,指議會阻撓年度預算,影響市政推動,現在卻又攬功,自誇財政好,根本自相矛盾。
桃園省錢第二名 爭取中央補助+降低借款利率
桃園市人均負債1萬3836元也是「好」學生,市府財政局長歐美鐶表示,市府截至今年1月底,長期債務185億元、短期債務40億元,市民每人人均負債1.03萬元,是全國第4低,在六都中則是最低,財政狀況相對其他縣市健全。
她表示,市府在開源節流部分採多面向,像是爭取中央補助款增加財源,截至今年1月底,已獲准計畫型補助經費45.81億元;另外,也會適時向銀行協調調降借款利率,去年就減輕利息負擔104萬元。
彰化量入為出 盡量不舉債
彰化縣到去年為止,長短期負債共261億元,人均負債為1.3萬元,僅次於嘉義及桃園市,相對於其他縣市,財政表現算是穩健。不過縣議員曹嘉豪在縣議會質詢時,仍為彰化縣舉債憂心忡忡,尤其選舉年到了,不要一味端出選舉牛肉,必須正視像軌道等重大建設,彰化縣所必須負擔的配合款。
彰化財政處長王乾勇說,彰化目前舉債狀況,距法定舉債空間還有119億元,彰化人均負債低,主要是能開源節流、量入為出,非必要不去舉債,預算籌編會嚴格控管,按輕重緩急分配,但對於人民社福及建設需求,仍會寬列預算,在穩健財政收支下,人均負債自然才能得到控制。
高雄:縣市合併承接債務
高雄市人均負債8.9萬元負債最高,高雄市府表示,高雄承擔了台灣重工業發展與汙染,在資源方面卻無法獲得相對應的補償;前市長陳菊在縣市合併後,不僅承接原縣府、市府的既有債務,更面對治理面積大幅增加18倍、縣市建設落差極大等困境。
但中央補助不增反減,累積至2017年約減少949億元,每年統籌分配稅更較台北市短少約100至120億元。在資源分配又必須兼顧高(市)高(縣)平等建設需求下,僅能以舉債做為因應的政策工具。去年已首度達成零舉債,展縣市府對債務控管的決心。
苗栗曾窮到發不出薪水 生育補助減8成
苗栗縣長徐耀昌上任第二年發現負債648億元,舉債到達上限,連公務人員薪水都發不出來,中央控管財政後,苗栗縣府開始縮衣節食,撙節非法定預算的福利支出,如婦女生育津貼從全國最高1胎4年3萬4,000元,一路縮減到6,600元。此外,停止補助村里長地方建設款及社團補助款,縮減差勤及約聘雇人員費用。
前年決算,苗縣府18年來首度有結餘13.8億元,縣府考量地方確有建設需要,利用統籌分配稅款恢復補助地方小型公共建設經費,今年各村里補助最多10萬元,另將警消每月超勤津貼上限從1萬5千元恢復1萬7千元。
宜蘭:不能只看欠債,應看還債能力
宜蘭前年財政績效考核全國第五,去年第六,財政處長林嘉洋表示,年度財政決算都有盈餘,每年還能償債4億元。不過,宜蘭人口數少,如果以人口均負債去看一個縣市的財政好壞,「這樣沒意思啦!」
他表示,以前縣府自籌財源占總預算23%,現已提升到32%,現金流量保持30幾億元,方便靈活調度,只因宜蘭是農業縣稅收不多,人口僅45萬7千人,平均下來的縣民均負債提高,這不公平;何況貸款長短債是多年來累積下來的歷史共業,若要評估財政的好壞,不該單單看欠債金額,最重要是「還債能力」。
※本文由經濟日報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 經濟解析/星宇直球對決 華航不可忽視的挑戰
■ 林口豪宅四拍終於脫標 房價幾近腰斬
■ 這位金控董座找法遵長 履歷壓了三個月
■ 富爸媽這樣解套 不動產繼承贈與件數再攀高
■ 經濟解析/美元漲勢猛 現在還能投資美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