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一:「菜單」內容清楚,但是否會缺乏彈性?
居服單位對於「新新制菜單」的看法是,「權利、義務很清楚,做完就可以走人」,不像過去「時數制」時期,可能要捱到約定的時數,才能再趕到下一個案家,對於有效率的居服員,應是一大福音。
但也因為「菜單」把要件清楚標示出來,反而會引發很多令人疑惑的模糊空間。譬如「陪同就醫」,給付價格685元。「如果要跑好幾科呢?」「如果要在醫院待上大半天,按呢算不合咧?(編按:台語,這樣算划不來的意思)」好幾家居服單位紛紛提出看法。
還有像是「基本日常照顧」,給付價格310元。內容有「協助用藥1次」、「協助如廁1次」、「定時翻身1次」、「指/趾甲修剪1次」、「定時更換尿片/衛生棉1次」等。
這個組合的使用方式為:上述服務項目任3項、或同一項目實施3次,視為一個組合310元。但是長輩在這個項目的需求,如果是:「兩次用藥+兩次換尿片」,又該如何計價呢?
可以預料在未來的幾個月,會有很多類似的模糊空間,需要邊做邊檢討。雖然政府與服務單位在過渡期會採取「服務照舊、支付採新、信任申報、彈性處理」等原則。
但是一份規範太過清楚的「照顧組合表」,也意味缺乏彈性。我們知道,長照需求源起於「弱」,身心變弱時的服務需求,有時會是臨時性、非常態性的,往往很難事先「精準」預料與點選。
碰到沒有事先「精準」點餐,或是服務內容模糊的狀況時,如果居服員不想當作「做功德」,或是當作給「沙必素」(免費的service)的話,供給與需求雙方,可能就會出現「卡卡」的現象。
現象二:「菜單」價格明確,但是否容易「斤斤計價」?
當所有的服務項目都已明確標價,需求方與供給方也可能會「斤斤計價」,前者拿著「放大鏡」,後者拿著「計算機」,會不會出現「放大鏡」與「計算機」的攻防呢?
還有這份「長照菜單」,對於有效率的居服員,可以拼出更高的收入,但是否也容易失去「溫度」?因為阿美如果忙著趕場,當然無暇跟阿公深入互動,除非阿公再買一個「陪伴服務」,1小時350元,阿美才有功夫坐下來聽阿公「講古」?
當老人對於每一項長照服務,都聽得到背後銀錢的響叮噹時,會不會老得更煩憂?弱得更沉重呢?
現象三:「菜單」項目澎湃,有助於「長」出服務、「長」出人,但能否「長」出錢?
「新新制」出爐,以「照顧及專業部分」而言,「給付額度」較原訂調高15~20%,「部分負擔」比例也再下降,意味案家可以享受的福利補助增加;從「草案版」到「公告版」,部分項目的支付價格提高,設限條件放寬,也意味服務單位能夠跟著受惠。
我能理解這套「菜單」背後的深意是:
1. 希望能鼓勵「長」出服務,因為訂出明確的服務項目與價格,可以鼓勵更多的相關單位投入、或是增加服務量能。
2. 希望能鼓勵「長」出人,特別是人力最缺的居服員。
但我更關切的是,支出增加、收入能否同步增加?也就是「長」得出更多錢嗎?可以預期新菜單將會鼓勵更多的長者提出申請,讓長照支出大幅增加,但若無法期待更多人抽菸,無法期待有更多的婦聯會資產轉作長照,預期將會大幅增加的開銷,要從哪兒來?
就算是人與服務都「長」出來了,具備由「稅收制」轉向「保險制」的條件(保險制要能確保被保險人能申請到相關的服務給付)。但是我們面臨的高齡化挑戰,其實才剛揭開序幕,不斷調漲的健保費、職業保險費,與長照保險費,將會是可以預見的未來。
下篇待續~看這裡>>
2018長照給付大變革,「新菜單」要怎麼點?(下)-長照家庭要了解的九個重點
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原文:【朱國鳳專欄】2018長照給付大變革,「新菜單」要怎麼點?(上)-新新制衍生的三種長照現象
專欄簡介_愛長照
愛長照提供最實用的長照資源補助、養生保健、疾病知識、心情支持等彙整。我們是與照顧者站在一起的專業團隊,有「銀髮照顧」的相關疑問,歡迎來「愛長照」了解更多!
網站:http://www.ilong-termcare.com/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8525carehelper/?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