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簡單介紹一下ETF與共同基金的差異。共同基金是所謂的主動式管理基金,背後有一整個由分析師和經理人組成的管理團隊。買這種基金的話,資產組合可立刻達到多元化,因為股票基金會持有多種個股;債券基金則會持有多種不同的債券。募股說明書中基金的確切組合應該要透明化。然而,這不表示你會得到免於系統性風險的保護,因為如果利率上升,或資金流出你的區域,固定收益基金就會下跌。而且共同基金通常是由銀行和理財顧問來販售。不過,由於共同基金需要專人管理,售價也比較貴,所以要仔細查看每一筆費用。買價和賣價之間的差距可能會很大,也許是3~4%,所以一旦你簽了約,馬上會自動損失這麼多的錢。再來,年費率可能是1.25~1.5%。你可能有幾年只能拿到3~4%的報酬率,那麼這些費用就會坑掉你獲利的一大部分。
向「真悠哉」資產配置模型學習,獲利打敗大盤
如上所述,就像大多數理財顧問一樣,麥嘉華也建議大家要持有混合不同產品的資產組合。該怎麼調配這種組合,是業界永遠討論不完的主題。結論是,不可能有一種投資組合是適用所有人的。
正如你稍早看到的,怎麼決定資產組合主要是看年齡。有人說,如果從100歲開始減掉你的年齡,算出來的就是持股百分比,其餘的錢應該放在債券和銀行存款裡。不過,說到風險,每個人喜歡承擔的程度都不同。有的人就是比一般人更能承擔風險,喜歡去大峽谷走鋼索的,搞不好也喜歡風險高一點的資產類別,例如新創公司的股票。而對其他人來說,晚上能睡得好最重要,應該把大部分的資金都投入只持有BBB級以上政府公債的共同基金。
我發現有個八九不離十、所有人可能都適用的投資策略,就是亞歷山大.葛林(Alexander Green)所著的好書《可以有空去釣魚的投資組合》(The Gone Fishin’ Portfolio)提出的「真悠哉」概念;這本書的副標題是「變聰明,變富有,該做的還是要繼續做」(Get wise, get wealthy…and get on with yourlife)。
「真悠哉」資產配置模型的一大優點就是簡單,把資金的70%投資於股票,30%投資於債券。這或許不是什麼突破性的原創概念,但葛林不僅指出這個比例,還明確指引該怎麼操作,他推薦了10檔不同的「先鋒」基金,以及每一檔的投資比例(見下圖)。可以上網找到這十檔基金,查出目前的價格、配息收益率、費率和其他條件。葛林把這個稱為投資的聖杯:「並非因為這可產生令人眼花撩亂的回報,雖然可能不時會發生這種事⋯⋯而是因為以這種方式投資,就會在波動低於平均的情況下,產生高於平均的回報。這樣,你才能把時間花在想做的事情上。」
如果相信葛林的辦法行得通,可上Gone‑shinportfolio.com這個網站看一下;我上一次看的時候,確實還行得通,看來他要進行的是不可能的任務──打敗標準普爾500指數!葛林的辦法,好處是不必太操心投資組合的設定,要檢查、調整配置的話,他建議每年一次就好。這一年當中,下跌的標的就要多買一點,上漲的全賣掉,只要持有的類型百分比與原則是一致的就好。
這個辦法的美妙之處在於,不帶情緒,純粹數學。我們都知道,情緒和不合理的期望,往往會阻礙健全的判斷,而這個辦法容不下非理性的一切。把新的投資組合按比例原則調整好後,只需把它再放個一年。照葛林的說法,管理投資所花的時間,一整年當中總共才20分鐘!其他的時間,你想怎麼悠哉,就怎麼悠哉。理財顧問和所有打造線上交易平臺的人,可能不歡迎這種投資法,因為這樣他們就賺不到手續費了。但是,嘿!你到底要幫誰?幫自己,還是幫他們?
書籍簡介
書名:不必等到存夠錢的食利族理財術
作者:莫頓‧史傳奇(Morten Strange)
譯者:楊晴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7/11/01
作者簡介
一個坐在鑽油臺上的公民經濟學家。
1952年生於丹麥,現居新加坡。大學二年級輟學,帶著他大二課堂上取得的經濟學課本,前往北歐海上的鑽油臺工作。偶然的一次工作,遇到來自美國的工作夥伴,那人對他說出,扭轉他人生目標的一句話:「30歲退休」,至此,這句話在他腦海裡揮之不去,於是,他展開一本經濟學書探索不靠月薪生活的生涯。
他19歲輟學,拿著向政府借來的助學貸款買了債券,靠著債券利息和工作平衡收支,最後毫不費力的還完學貸。23歲買下第一間房屋,善用當時風行的房屋擔保可贖回債券支付大部分的貸款,4年後脫手,賺取約新臺幣100萬的價差。此後,史傳奇更人如其名,利用所學為3個孩子買債券基金,複利的威力,讓一筆小小的資金在孩子成年後,各有近新臺幣60萬的存款。46歲意外結束多年婚姻,財產歸零,從頭開始,17年後,63歲的他再度安然退休,證明他「食利族理財術」效用無窮,過著以個人興趣為主的悠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