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如果操作順利,隨著行情的上漲,資金不斷累積,持股市值也同步膨脹,過程中實現獲利的同時,還是要控制總持股市值,並以原始可投入金額的1.5倍,加上獲利金額為持股上限。舉例來說,當獲利30萬元時,最高持股上限為180萬元(150萬元+30萬元),當報酬率達到5成時,這時最好將融資償還,改為現股操作,避免出現頭重腳輕、倒金字塔型的持股。
一旦股價回檔便快速吞噬掉大半的獲利,就過去的軌跡來看,行情能出現3成到5成的報酬率時,股價距離高點亦不遠,這時最好退出觀望,等待下次行情的切入,是長期投入股票市場的人,必須具備、學習的重要態度。
利用這種方式操作,估計經歷兩到三次的小循環,或者一次完整的行情(初升段、主升段、末升段),就很有機會將資產由100萬元累積到500萬元。當資金達到500萬元後,接著融資槓桿的使用應該要更少、甚至不用,調整風險報酬的比例,也就是說多一點的投資,少一點的風險。融資的使用時間、金額的原則,應該是既短且少。
簡單的說,在行情打底階段,使用現股分批買進,等行情啟動價格超過最高成本的一筆投資時(表示整體部位進入獲利狀況),才開始使用融資。此時持股市值,仍不應超過原始可投入金額的1.5倍,接著若開始獲利了結並進行換股,新買進的個股應該再度改為現股。這樣的融資使用,可以達到部分風險管理的目的。
資金少的時候可以多一點投機,畢竟若不幸賠掉,未來仍可以賺得回來。但是好不容易累積到 500萬元,一方面若持續高槓桿的操作,萬一出現系統性風險,累積的成果很容易付之一炬,這樣非常可惜。另一方面,操作模式在時間的累積下,也較為成熟、建立起個人特色的操作,如何做好部位管理,才是未來獲利累積的關鍵。
融資槓桿本身就是一劑藥,用對時間、方法,不僅可以治病,甚至還能強身,但是用錯了,是會讓人致命的。所以在使用的觀念上,若能加入「風險管理」作為藥引,長期下來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書籍簡介
書名:養股,我提早20年財富自由:買了不用管、定期會給孝親費、偷偷漲10倍,閉著眼睛抱10年的股票這樣挑(加贈45支養股精選)
作者:黃嘉斌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7/10/02
作者簡介
現任財金文化顧問、東方概念投資資深顧問,也是《Smart智富》月刊、《先探》雜誌專欄作者與講師。曾任東吳大學企管系兼任講師、大眾證券投資事業處副總、第一金證券自營部副總。 擅長掌握台股長期循環,選擇最佳時機布局。曾精準預測,台股在2008年會進入一波大修正,不僅在當年金融海嘯全身而退,更搭上景氣復甦列車,於2009年帶領公司達成全年76.3%累積報酬率,傲視同業。 著有《基本面選股》、《操盤人教你台股大循環操作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