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誤區之三:過度自信
你認為自己的開車技術比其他人高明嗎?或是你認為自己答題的準確度比別人都要好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也許你正顯現出行為經濟與行為財務學理論所提出的「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效應。
所謂「過度自信」,行為財務學者的解釋為:「指人們經常過度相信自己判斷的正確性,而當人們覺得自己對於事情的結果有控制力時,其過度自信的傾向會更明顯。」在投資上,過度自信的現象會造成投資人交易頻繁的結果,從而提高股票週轉率,卻也進一步影響了投資績效。
當投資人認為自身有足夠的知識與判斷力時,就容易產生過度自信的效應。過度自信常會使人高估自己的知識,誇大自己控制事件的能力,從而低估可能存在的風險。例如當投資人所選股票的價格不斷創高時,其自信心也會跟著增加,於是就更大膽地搶進股票,或是更頻繁地買賣,無視於風險的增加,結果套牢在高點。
國立空中大學商學系主任謝明瑞說:「Daniel, Hirshleifer and Subrahmanyam(1998)提出過度自信對投資人在資訊處理的過程中,有直接和間接兩方面的影響。直接的影響是投資人會過於重視自己所蒐集到的資訊,並高估這些私人資訊的正確性。間接的影響是投資人會過濾掉一些不支持自己之前投資決策的資訊,而相信那些支持自己之前投資決策的資訊,以維持自己的信心和自尊。因此,在評估股票是否可作為投資的標的時,就出現了過度自信的情況,且其決策常會因為出象的不同而有偏誤。」也就是說,在投資上過度自信的結果,會造成敝帚效應(又稱原賦效應)及處置效應(即留下虧損股票,賣出獲利股票)的產生。
投資人要免除過度自信所帶來的負面效應,謝明瑞提出幾點建議:
1.告訴信心十足的客戶(或自己),再樂觀的情況也有看錯的時候
2.要養成紀錄失敗的習慣
3.從錯誤之中學習
也就是說,隨時保持一顆虛心學習的心,了解並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記下自己的投資流程,投資獲利也許就不是那麼遙遠!
作者簡介_小樂
66年次,台南人,任教於某南部高中。30歲前從未接觸股票投資,2010年因緣際會投入股市,卻因一次重大的投資失誤而開始思考研究股市獲利的長勝之道。發現短線進出不適合自己後,開始遍覽各家投資大師經典,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一套穩定收取現金的投資組合。
期許能將價值投資的理念帶給一般投資大眾,並一同邁向正確的理財投資之道!
個人Blog:http://allenslifesty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