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但事實上,如果是沒有退休,或完全不缺退休金的人,應該投資的是「累積型」的基金,也就是長期追求淨值成長的標的,而不是這類商品。特別是當每月配息金額不高時,少得可憐的月配息可能三兩下就被投資人給花光殆盡了,根本就喪失了儲存退休基金的本意了。
迷思3:投資報酬率除了會受到「利率調升」,以及「信用風險」的影響外,還可能會被匯兌損失吃光,甚至是「倒賠」。投資人在參考基金過去投資報酬資料時,常常會忽略掉匯兌損失的風險。特別是投資標的、基金本身與投資人使用的計價幣別不同時,這個問題將更為嚴重。
所以,投資人除了要注意未來市場的利率走勢,與所投資標的的風險高低外,更要挑選基金計價幣別,最好是未來「匯率看升」的幣別。而且,最好避免投資標的與基金計價的幣別與台幣完全不同的標的。否則,就算基金經理人投資有成,也可能會在不同貨幣有升、有貶的交互之下而損失殆盡。
最後,個人建議對這類商品有興趣,或是應理專要求而買的投資大眾,真正下手前還要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是為了什麼目的買這種基金?如果自己還沒有退休,也不需要每月領取配息,真的有需要買這類的商品嗎?
另外,是要長期投資?還是短期獲利?是想把這類基金當做核心資產配置?還是只是想要「短打」操作?而只有想清楚以上的問題之後,也才是確定購買的重要依據。
簡單來說,我個人對於累積退休金的「投資標的」原則,有以下三大重點:
重點1、標的越簡單越好
這裡所指的「越簡單越好」,我認為就只有2項標準「自己非常了解裡面的投資原理」,以及「沒有複雜的財務工程或槓桿操作」。
特別是對投資理財不是很熟悉,也沒有太多時間做「功課」的人,真的奉勸千萬別跟著親朋好友,或是什麼人拍胸脯保證「一定賺」的標的。
除此之外,我個人一直堅信:投資理財是要讓人生活得更好、更輕鬆與更簡單的,不是要讓投資理財行為,成為自己生活中的絕大部分,讓其重要性更凌駕於工作及休閒,弄得自己完全沒有個人與家庭生活品質而言。
且讀者更應該記得:有長久的工作,才能長久投資理財讓資產不斷增長;千萬別倒果為因,把所有心思與時間,通通用在找明牌上。
更何況,在工作上投資自己與健康,那樣的投資報酬率才是最高的。
重點2、資金儘量分散,不要過度集中。
特別是越不懂得投資工具與市場的人,就更應該分散。至於這裡所謂的「分散」,並不是單指「投資分散在好幾個標的」上而已,如果將所有資金,分別投資在單一產業或國家的基金,整體的風險還是非常「集中」,一點都沒有「更分散」。
因此,正確的「分散」應該是指:單一標的所投資的範圍,必須是「非單一產業國家或區域」的標的。我個人唯一建議的「區域或國家型」基金或ETF,就只有「已開發國家成熟市場區域」及「美國市場」兩個。其餘的,不是那麼了解財金市場的人,真的不建議隨便聽人推薦就投資。
重點3、嚴格執行「停損」及「停利」
特別是「停利」部分,一定要轉存到前面所提到的「儲存獲利」帳戶。原先單筆或定期定額投資的本金,只要投資範圍夠分散,都可以繼續投資而不要停。
最後,還要提醒投資人:如果自己對投資完全不在行,而有朋友或投資顧問有所謂的「明牌」相報。請一定要記得:明牌不是不能聽,而一定要堅守以上第二(分散,不將資金集中投資)與第三(停利後將獲利存起來,只拿本金繼續投資)這2大原則。
書籍簡介
書名:錢難賺,退休金別亂擺
作者:李雪雯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7/07/18
作者簡介
現職《聯合新聞網》、《商周財富網》、《Yahoo奇摩》專欄作家,專職財經與醫療保健相關寫作。曾任《錢雜誌》、《商業周刊》主編、聯合理財網eMoney製作人、《Smart智富月刊》特約資深撰述、《iThome》電腦週報「CIO觀點」專欄特約撰述及《康健雜誌》專欄作家,主跑個人投資理財新聞20年,路線包括:銀行往來、股票、外匯、期貨、保險、基金、房地產、節稅、個人綜合理財規劃等,以及醫療保健議題。
擁有壽險、信託業務、理財規劃人員、投資型保單、產險、證券高級業務員、期貨業務員、外幣保單等相關證照,目前擔任多家財經雜誌的特約撰述,從事相關文章與書籍的寫作,並獨立經營「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