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懂理財,害老百姓只能圖小確幸!勞動基金上半年收益3%,拿去買台積電有16%

作者為財務規畫師(CFP)、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2014年第一季美國大型成長基金第一名、基金截至2016年底過去5和8年的年均複利分別是12.5%和17%。著有《每年10分鐘,讓你的薪水變活錢》、《你沒學到的巴菲特——股神默默在做的事》

FB:闕又上均衡的財富人生

巴菲特的老師,葛拉漢曾經有一段語重心長的話,是給家庭理財的提醒,他的大意是,股票是長期能擊敗通貨膨脹的投資工具,一個家庭的投資,資產的持有比例,最少在股票證券上應該有25%的部位,此例太低了就穩健有餘,但成長性不足, 除非資產龐大,不然退休生活就有疑慮,甚至會出大問題,也就是日本人現在所謂的下流老人。

另一種,更安全、且能提高績效的做法,就是股債共舞的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做法簡單,就是以投資者的年齡,相當於公債的持有比例來配置,舉個實例,如果投資者今年40歲,公債的安排比例就相當於資產的40%,如果有100萬的資產也就相當於有40萬投資在公債部位,剩餘的60%就在股票部位。

用這個策略,來檢視一下台灣勞動基金,就會發現為什麼績效如此落後。

改變投資策略,台灣上半年可憑空多出800多億

假設一位80歲老人,極為保守的退休投資管理,有20%放在全球性的「股市」,80%放在全球的「公債」,那麼以記者所提供的績效數據,可以得到上半年的投資報酬是5.82%(計算見附錄一), 將會比目前勞動基金3.76%的操盤績效,高出2個百分點,以總資金3.4兆來說,等於會多出680億新台幣。

台灣五年500億的高等教育,大家搶預算搶破頭,而以上只是用80歲老人家的投資組合,保守的不得了的策略,上半年就可以為國家帶進多出680億這麼大的收益。

如果再以巴特老師葛拉漢的建議, 家庭理財,至少25%投入在股市,75%投資在公債,投資報酬將會變成6.18%,比勞動基金的績效多出2.42%,如果還是以3.4兆總資金來算,也就是會多出822億新台幣(計算參見附錄二), 這可以為國家做多少事, 包含了青年就業,長照,少子化等等,那為什麼管理部門視而不見呢?

目前勞動基金操盤的績效如此落後,是基金管理者的專業有問題嗎?在我看來不是,因為私校的退休基金委外管理的績效就達到標準,說明國內的投資管理業者有這樣的能力,那問題出在哪裡呢?

制定這個管理績效規則的人或單位有問題你不可能要求基金管理像銀行定存般的波動程度,或者不波動,卻希望能夠交出正常股債混合下,應有波動度的績效,這個讓巴菲特來也做不到!

簡單的說,台灣勞動基金管理績效的問題,不是投資專業的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國內業者或許不敢說,我沒有這利益衝突,而且是人在海外,是比較國內外制度後的觀察。

台積電是「魄力政策」促成的好公司

回到第一則新聞,台積電優異的經營表現,大家看到了張忠謀當年的洞見,但大家有注意到當年這些政治人物在做這項決策的勇於認事和敢於承擔的政治負責和魄力嗎?張忠謀說,沒有李國鼎的大力支持就沒有當年的台積電, 由他口中說出來應該是對的。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