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身價秘書》她當了43年秘書,買「一張股票」放著,累積出2億資產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葛莉絲雖然有如此亮麗的成績,但在專家眼中也有爭議,因為投資在單一股票且是自己上班的公司,如果公司破產,她不僅失去工作,也失去整個投資的資產。

但凡事都有一體兩面,如果要像葛莉絲這樣投資,必須掌握兩個原則:一、投資前要充分了解;二、不要投資自己不熟悉的東西。記住這兩項原則,就可以大幅降低你嚴重的犯錯,也意謂著可以大幅提高成功的機會。

投資最忌離開能力圈、以卵擊石

許多投資者犯的最大錯誤之一就是以卵擊石,進入自己完全沒有把握或不熟悉的領域,光是要搞通那個領域的規則,有時需要好幾年的時間,而且要付出相當大的工夫才能和別人平起平坐,這都是一個不智的投資模式。

我曾經有位醫生客戶,他太太知道我是基金經理人,有一次我看完病,她送我到門口,並悄悄問對某一家科技股的看法。從她的眼神我直覺判斷,這支股票可能已為她添了麻煩;那家公司那陣子正面臨專利的訴訟,每一項產品的專業名詞都要花很多時間去了解是怎麼一回事?應用在什麼地方?有何功用?在電腦的什麼位置?這些都不是學醫的人所應該了解,也不是他們的強項。

結果那一陣子那公司的股價摔得很慘。我對那家公司了解不多,自然無法給她好的建議,但當時就有相當的感觸,那就是文學系的天才一不小心誤入了數學系,結果可能文學系少了一個天才,而數學系可能多了一個蠢才。

一般人要了解醫學何其不易,什麼藥品用在什麼疾病?有哪幾家廠商生產相同的藥品?誰又是最有效的產品領導者?醫學名詞如同科技產品名詞,要進入都有相當的障礙。這位醫生太太沒有充分利用自己學醫的優勢和先生執業的產業熟悉,而去投資表面光鮮亮麗的高科技業,離開了兩人的能力圈,自然付出了慘痛虧損的代價。這樣的例子會不斷上演。這是很有趣的事,如果你要以後想進入投資的領域,我希望你多了解財務行為學,與人性有關的議題和財務行為都值得關注。

嚴格講起來,葛莉絲的醫學知識趕不上這位醫生太太,但葛莉絲充分了解公司的整體運作,公司的營運好壞她都有第一手訊息可以接觸,只要公司營運狀況沒有出問題,她就可以放心長期持有。由於守在她的能力圈之內進行投資,雖然她沒有受過投資學的嚴謹訓練,但因為用對方法,且在有限資源內對投資做了最完美的詮釋,結果成效驚人。而她最後的財富分配也一樣精彩,她將個人的小愛化為對社會的大愛,因為從小領受別人的關愛,受人點滴,泉湧以報,她對財富分配做了最完美的運用。

當一個社會常常有這樣子的故事發生時,它便形成良性循環。外國人有一句話:「四月的雨,帶來五月的花。」(April showers bring May _owers.)社會、企業和投資的運作都是相同的,這也像中國人所說的「種善因,得善果」。在投資上,記得守住你的能力圈,不僅安全,而且事半功倍,會為你帶來較好的效果!

不要選擇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投資

在我給你寫信的當下,我也投資了亞培公司,也為我帶來了獲利。主要是我多年前在醫院照顧病人時,就注意到亞培公司提供了許多營養食品、醫療設備和用品,幾年前分出來的子公司艾伯維(AbbVie Inc.)在生化科技上也有不錯的表現。這種生活中接觸到的優勢,是我鼓勵你未來選擇單一股票投資時的一個重要考量。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