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名賽芭,本名黃紹博。中央大學物理學系以及台灣科技大學工業與工程管理碩士畢業。曾任職於明基電通數位媒體事業群業務部門,仁寶電腦全球客服部門,保誠人壽業務主任,富邦金控外匯交易員,黃國華個人助理暨木桐書房圖書館打雜主任。對經濟運作與金融活動有很大的興趣,以投資理財為個人志業,相信透過總體經濟的觀察與認知,可以在資產配置與資金控管上創造更高品質的財務決策。目前在家任職奶爸,育有一兒一女。
一台車子的全車剛性,並不是單一部位可以分析直接論斷的,但是單一部位的剛性還是很重要,例如B柱,側面在撞擊時,它要負責傳遞撞擊力道到車身其他部位,1600Mpa跟400Mpa的差異是,在相同變形之下,1600Mpa的鋼材可以承受4倍的撞擊,而且可以分散更多衝擊力到車體其他部位。
所以,回過頭來講,如果相同的車體,你高剛性鋼材用得越多,車子本身就越安全。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國外車廠不斷的提升車體剛性,一方面操駕性能越來越好,另一方面就是同時提升了車體的防護性。如果高剛性鋼材沒有用,問為什麼美國IIHS安全首選或是EURO NCAP五顆星的車款,剛性數值與用料比率都遠高於國產車呢?這是車商不能回答我們的。
但一切還是要回到一個關鍵點,那就是我們台灣沒有自己的NCAP制度,然後政府的銷售許可的撞擊標準跟國外比又不嚴格。所以,車商可以以法規最低限度來當作造車的目標,因為台灣的上市法規沒有側面立柱撞擊,也沒有後方撞擊,所以,國產車車商都用比較低剛性材質來當作A柱與B柱的鋼材選擇,而且還幾乎都沒有車側氣囊。
對國產車商的期許
很多事情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身為消費者,我的文章論述與車商利益是相反的。因為我是旁觀第三者,也非業內人士,講起來好像簡單,但實際上,如果要業界全面性的改革,需要時間,也需要政府、消費者與車商共同的努力。
我開車載著一家大小,現階段我要買車,我一定選平價進口車,但我其實也想開國產車,維修點多也好保養,唯一的希望就是可以開到跟國外一樣五顆星安全的平價國產車。我可以不要什麼豪華電動加熱座椅、高級小羊皮皮椅,我也可以不要7秒鐘0~100的加速性能,我也不需要什麼運動性超強的懸吊系統,我也可以沒有影音DVD系統,但我希望國內能有多款人人負擔得起且結構非常安全,安全氣囊數量足夠,主動配備也不輸國外的國產車,這是本文的目的,我想應該不是過分的期許。
總結
台灣的安全撞擊銷售許可,相對於先進國家,少了側面立柱撞擊,也沒有後方撞擊。國外的低標60分,台灣低標只有50分。所以當車商以最低安全限度為目標當成造車的基準時,國內車款安全性會低於國外相同車款。看起來一樣的車,剛性不同,因為剛性不同,安全性就不一樣。縱使國產車與外國同款車種,相同年代,安全性仍然會因為用料而大不相同。
國外有NCAP揭露車輛安全資訊的制度,在國外很多平價車款會大量採用高剛性鋼材,並非豪華車款才會用到頂級鋼材。這也是為什麼國外許多平價車款仍然能得到IIHS滿級分或是NCAP五顆星。在法規尚未修改之前,外國的交通部門會宣導購車身頭部氣廉與循跡防滑的重要性,台灣的行政部門則是隻字不提,這是政府怠忽職守的事情。
我期待政府能夠補救台灣國產車安全性的漏洞,希望消費者能夠覺醒,當然也希望車商可以自律。對於醫生來說,任何一個生命都值得挽救,開著平價沒氣囊、低剛性國產車的年輕人,他們可能是下一個李安、下一個吳寶春,車商多增強一點剛性,多增加一些氣囊,都可以在意外發生的時候提高他們活命的機會,這難道是賺錢之餘,車商不該思考的事情嗎?
參考資料:
各大汽車品牌的車身剛性數據 總整理
汽車車體結構分佈圖解
Mazda CX-5超越潛艇級強度
Luxgen S5「硬」要有學問! 誰才是保命的幕後英雄?!
安全大考驗 LUXGEN S5
作者簡介_黃紹博
網名賽芭,本名黃紹博。中央大學物理學系以及台灣科技大學工業與工程管理碩士畢業。曾任職於明基電通數位媒體事業群業務部門,仁寶電腦全球客服部門,保誠人壽業務主任,富邦金控外匯交易員,黃國華個人助理暨木桐書房圖書館打雜主任。對經濟運作與金融活動有很大的興趣,以投資理財為個人志業,相信透過總體經濟的觀察與認知,可以在資產配置與資金控管上創造更高品質的財務決策。目前在家任職奶爸,育有一兒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