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年,年輕人搬得離市中心越來越遠...買不起房,就是政府大搞公共建設的後果!

經營部落格 RusRule Financial Broadcasting 超過八年,內容專注在總體經濟分析、政府財政和公司治理,著有《公司的品格》一書。

房子 房屋 買房 購屋 房地產 房價 房貸 房市
圖片來源:dreamstime
圖片放大

有讀者問我對於政府推出8800億前瞻基礎建設的看法,我一直沒回,是因為這種東西其實沒什麼好講的,從郝伯村年代的十二大建設開始,這在過去20年台灣政府大概推了N次,基本上只要新上任的行政院長有企圖心或是他以為會待很久,大概就會推這個。而且只要計劃宣稱要推出,在野黨必然以憂心國家財政、政府資源浪費,甚至是直言執政黨就是為了選舉綁樁而大肆抨擊。但只要有朝一日在野黨變成了執政黨,這種計劃就一定變成為了台灣永續發展、為了台灣下個世代不得不推行的建設。

此外,這種計劃由於金額龐大,多半也是各個縣市爭相角力的戰場,基於我要1000你好歹也給個300,這通常也是台灣一大堆天方夜譚建設提出的時機。對總統和行政院長而言,哪個計劃同意、哪個否決由我說了算,這當然是個絕佳賣人情給地方政府和民代的機會。至於地方首長和民代呢?這些建設除了彰顯我的政績和向中央爭取預算的努力,更是讓選民知道「我有在做事情」。但在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另一個不能說的公開祕密是,「這也是政治人物大炒土地的時候到了」。

台灣選一個地方首長或是立委動輒要上億元,要靠關說收紅包撈本要收到什麼時候?最合法又最快的方法,當然是透過都市規劃或預支大型公共建設先行買下土地等房地產上漲。看起來這是個皆大歡喜的作法,中央首長賺到了地方的支持和爭寵,地方首長和立委賺到了政績和實質資產上漲,人民則是獲得公共建設。真的是這樣嗎?

先不講政府負債數字將因此再次高攀,首先你要了解台灣大型公共建設這些年來其實已經做得差不多了,除非你認為該做環島高速鐵路,或是每個縣市都該來搞個捷運(然後再讓地方首長來靠北說,捷運之所以沒人搭,是因為只有一條無法發揮效益,等做5條後你就知道效果),多數的建設都會發生在二級城市或鄉村。你或許會想這不是很好?縮短城鄉差距啊、紓解城市過多人潮、再造新城市啊…等。這當然沒錯,還有一個沒講的就是「鄉下土地才便宜嘛,不然要怎麼先買一大塊?」

另一個之所以要把這種建設放鄉村的原因是,絕大多數台灣的公共建設都要求地方要負擔部分工程款,問題是地方政府根本沒錢,但又不能拿這個理由把公共建設推出門外,所以「預計未來土地開發收益」 就成為計劃書裡重要的財源了!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