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聯合理財網》及《Yahoo奇摩》專欄作家與自由媒體工作者,擔任多家財經與醫療保健雜誌、手機APP新聞台的特約撰述,並從事相關文章與書籍的寫作。著有《聰明使用信用卡》、《理財專員不告訴你的40件事》、《好險,你一定要知道的保險知識》以及《聰明買對健康險》共13本書。
臉書粉絲專頁: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
上期專欄中曾經幫保戶們,彙整出三種長照險的簡單購買原則是:
1、青、壯年最怕因為疾病或意外造成各種殘廢(失能)、沒工作收入(當然也有長照的費用支出),最好是優先購買保費便宜的定期殘扶險。
2、若是擔心老年因為各種原因的失智或失能,所造成的龐大長照費用支出,長照險才是最原始設計出來,「對應相關風險」的保單。
但是不可否認,長照險目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它都是終身型的險種,且除非是有「理賠期間的限制(例如一般是最長給付約10年,最短的還有3年)」的保單,不然,保費都非常貴,真會讓許多有心投保的小資族買不下去。
因此,個人除了呼籲保險公司,能儘快推出價格更為親民的一年期定期長照險之外,也建議如果是有心血管及腦中風、失智家族病史,且有能力負擔保費的人,仍是值得購買長照險。
因為實際以某張「符合長照狀態後,先一次給付10倍保額、月給一倍保額,最長給付15年,並享豁免保費」的終身型長照險為例,30歲男性希望未來能「月領4萬元保險金」時,繳費20年的總繳保費是73萬多元。
但是,只要他符合長期照護狀態超過一年,他就能領到單筆給付的40萬元(保額10倍),以及一年48萬元(每月給付保額1倍),加總起來88萬元的理賠金,已經超過他之前20年所繳的總繳保費。
此外,假設此人這輩子都沒有發生符合長期照護的資格,身故可以領回「77多萬元(總繳保費1.06倍)」的「身故保險金」。乍看起來,購買長照險的「報酬率」還滿高的,不過相對地,此人現在就必須有能力繳交「一年3萬6000多元」的保費,等於每月要繳3200多元。
而這,還只是長照保險的保費。假設當事人月薪只有區區3萬元,就算以「保費是月薪的10%」的標準來看,光是長照險的保費,就花光了此人所有的投保預算。
所以個人的看法是:因為長照險太貴,而買不起的小資族,不是說用殘扶險來「替代」長照險就好;也不是硬著頭皮,就算保費超出預算也要「勒緊褲帶買下去」,特別是長照險年齡越大,保費就更貴。
對於那些「覺得長照險買不下去」的人,或是擔心自己可能達不到長照險的理賠標準,而領不到保險理賠金、買保單可能會「白買」的人來說,個人認為,可有以下兩大思考方向。
首先就是:一定要買長照險嗎?要釐清這個問題,必須先了解國人發生殘廢,並進一步造成失能的風險到底有多少?如果採用衛福部「民國100年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第七次)調查」資料,就算85歲以上中、重度失能與失智的比率非常高,但也只不過是「4/10」與「2/10」而已。
如此看來,似乎也並不是每一位高齡長者,都一定會發生「中、重度」失能或失智的結果(請見下二圖)。意思是:高齡者不見得每位會失智或失能,或是頂多只有輕、中度失能,卻也領不到長照險或殘扶險定期保險金的領取資格(長照險的「失能六取三」與「失智三取二」,幾乎是要達到中度失能以上;殘扶險定期扶助金,多半是從第六級殘以上開始給付)。
資料來源:衛福部「民國100年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第七次)調查」
圖片放大
資料來源:衛福部「民國100年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第七次)調查」
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