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對記帳的看法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拼命省錢下,往往會發現,自己其實最後都省在不該省的東西上。省在食物上:讓自己吃得不好,或是吃很便宜但安全可慮或容易造成身體負擔的食物。省在交通上:讓自己轉車好多趟或花很長的時間通勤。省在長期有價值的事情上:減少買書、減少進修、減少與人交流的活動、減少為自己留下生活體驗的活動。省在關愛你的人身上:別買禮物、別去旅遊、別去看電影、別一起去玩等。這些省錢其實都不對~

此外,當我開始創業後,我發現記帳更大的問題:它讓我提昇了花錢的心理罪惡感。可是,可是,可是,花錢未必都是不好的;省錢也未必都是對的。比方說這個月客戶多,本來就會增加交通費與交際費。但這些花費其實創造了更多的收入,所以並非花費多就是問題。但若你只有記帳,你就會心心念念的要自己少些花費,但這有可能反而傷害了你的未來。

換言之,純粹記帳對於瞭解財務全貌的幫助有限、又很麻煩、很花時間,讓自己拼命想節省下,只會讓自己聚焦在一些零頭的節省,可是對於健康、成長、時間節省,反而是有害的。所以當我發現這狀況後,我就不再記帳了。

但不記帳,不表示你不該關注你的財務狀況。你還是要,但我反而開始做另外兩件事:

1.每個月整理【資產負債表】

2.定期製作【預算規劃】

【預算】的概念,讓你聚焦在大筆的開支。想充實自己上課、想買PS4、想買筆電、想買手機、想買包包,這是大家都有的慾望。可是你若預先思考這些開支的分配,你就能讓大筆開支分散,也能為了這些開支預作準備。甚至會因為預先發現你對於因應這些開支的準備不足,而去思考自己能不能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做些甚麼來達成這些慾望。

比方說你發現接下來半年後你需要多1.5萬元來買新的Switch主機,那你現在就能思考是開始儲蓄?是去晚上多兼職?是投稿甚麼專欄賺個稿費?還是該怎麼辦?換言之,你應該讓慾望成為你開源的動力。而不是花完錢才因為罪惡感去縮減自己吃東西的健康或是逼自己花時間轉車。

至於【資產負債表】,是要你平衡的監管收入以及支出。你其實不需要每天記帳,但你需要每個月檢視一次自己【整體資產與負債】的變動。如果你資產增加,開支這時候也增加,這可能沒甚麼大問題(你整合檢視時,增加的小額支出可能也就不明顯了)。只要月底淨餘額在趨勢上保持穩定的成長,其實每日多買一瓶可樂、喝個星巴克,那其實是沒關係的(唯一你要小心自己的腰圍)。但如果每月底淨額比上個月是負值、或資產成長停滯,你更大的問題很可能是開源不夠、或是對自己投資不足。這時候優先思考怎麼更有效的開源;怎麼為自己做些長期能帶來回報的投資,這可能是比省幾個零錢更重要的事情。

(PS有人會問,損益表不才是看收入跟支出嗎?現金流量表呢?我的觀點是,個人的財務通常沒有很複雜。大部分人應該沒甚麼應收應付帳款、不用算折舊、也沒有複雜的債務結構,光看自己淨資產的長期變動其實通常就夠了。甚至你如果唯一有的只有存款,那每個月結算一次現金流量很可能也夠了。所以關鍵在於整合,而不要只是偏頗地僅看現金流出。

也因此,我在想通這概念後,我就沒有在記帳了。但我做資產負債表、也做大筆支出的預算規劃。而這兩者才是看著將來,並讓自己更有警覺性的金錢管理法。

本文獲「大人學」授權轉載,原文:聊聊我對記帳的看法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