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大班、中班、小班就是一種連續性照顧模式,長輩隨著身體變化可以「換班上課」,不同班級有不同照顧模式,均可銜接,這也是台灣很多日照中心做不到的。萬一老人家身體狀況更弱化,例如從輕中度失能或失智變成重度失能或失智,愚人基地旁邊就是埔基醫院,可以提供醫療照護,這就是愚人基地的一條龍的完整長照模式。
長照模式、課程內容都可複製,但好的服務品質不是複製得來的,如何讓老人喜歡來、願意來,是長照據點能夠成功關鍵。
照護品質,不是錢能解決
偷抽菸的阿嬤故事,藏成功關鍵
李希昌分享一個故事。安康村曾經有一個日托的九十多歲失智阿嬤,她的嗜好是抽菸。阿嬤來上課,照服員該不該讓她抽菸?抽菸違反健康,不讓她抽,又會讓老人家不高興,結果照服員想了一個變通方式:讓阿嬤每天偷偷抽兩根,同時又可以用「抽菸」來約束阿嬤的失智異常行為。「偷抽菸」成為兩人的秘密,每次照服員跟阿嬤說:「阿嬤,抽菸。」兩人就會偷偷躲起來抽,而阿嬤都會很高興。
後來,阿嬤病危住院,家屬打電話請照服員去醫院看阿嬤,照服員到醫院後像以前一樣跟阿嬤說:「阿嬤,抽菸。」已經沒有反應的阿嬤竟然笑了。阿嬤的笑讓她的家人相當吃驚,感激照服員對阿嬤用心,更知道阿嬤過世前的那段長照歲月,是開心而滿足的。「這些都不是金錢買得到,也不是政府評鑑分數評得出來的價值,」李希昌說,「她和阿嬤的感情值多少錢?值幾分(分數)?」
長照2.0上路後照服員缺口很大,為培訓更多照服員,埔基進一步募款興建「長期照護教學大樓」,為偏鄉培訓更多長照人力。
愚人之友從地震中誕生,將災難化為力量,由受災婦女來照顧受災老人,互相扶持,彼此建立和家人一樣深厚的情誼,迄今累積下來的長照經驗,是台灣未來長照在地化、社區化的借鏡之地。只是,埔里經驗要在台灣遍地開花,恐非短短幾年可為,在人力問題未解決前,長照2.0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