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對投資客來說,雨遮和屋簷也是「上下其手」的手段之一。投資客在預售階段和建商成交時,通常可談到「雨遮、屋簷坪數不計價」的條件,等成屋後、下次交易已「生米煮成熟飯」時,再當成屋主專屬的權狀面積出售,賺到現成的數坪價差。若在房價好一點的地方,多進帳上百萬元都不成問題。
此時,最倒楣的自然還是自住需求的買方,等購屋後才發現實際可用坪數不如預期,於是引發「連鳥站的地方都拿來騙錢」的交易糾紛。因此內政部於二○一一年通過修法,將雨遮、屋簷改為「可登計為坪數、但不得計價」。
只是,這樣的規定,仍充斥灰色地帶,建商、代銷業者將雨遮和屋簷的坪數包含至總價計算,以降低每坪單價,再運用行銷話術讓民眾誤以為撿到便宜的情況,時有所聞。
一旦雨遮不登記坪數正式實施,在業界看來,對於已陷入低迷的房市而言,形同雪上加霜。因為,這對建商和代銷業者而言,在房市已陷入低迷之際,連預售屋這最後一點可「模糊操作」、變相轉嫁給買方的空間也消失殆盡了。
「以前房市大多頭時,建商可以直接調高每坪單價;現在景氣差,這麼做的話,買方更不會埋單。」黃舒衛如此表示。
另外,在房地合一稅上路後,很多口袋不夠深的投資客已紛紛退出預售屋市場;仍願意進場的,泰半就是還貪圖一些蠅頭小利。業界的另一共識是:如果連雨遮和屋簷這種相對「微利」空間都沒了,投資客真的就毫無進場誘因了。
消費者:買房坪數更透明
不過,對消費者來說,內政部的新規定讓交易更簡單、房價更透明。住商不動產總經理陳錫琮表示,未來建商若覺得當地市場無法支撐雨遮、屋簷或其他服務設施,一開始就不要規畫即可,且日後買賣雙方都越來越能接受「以實坪為買賣依據」後,房價就越能回歸正常的供需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