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秒懂!為什麼有很多人在股市賠錢,卻能在房地產上賺錢?

經營部落格 RusRule Financial Broadcasting 超過八年,內容專注在總體經濟分析、政府財政和公司治理,著有《公司的品格》一書。

回到大家關心的主題,那麼可以投資房地產了嗎?我試著分析一下這個市場裡的各個主角。

一、買方:這主要包括二個,自用型和投資型,當市場預期房產要跌時,想當然爾,不管是自用型或是投資型買家,都會傾向延後或取消他們購買的決策,不過程度上會有所不同,投資型買家購買決策的彈性要高於自用型買家,以下再分別做說明。

1.自用型:這是一直存在的「消費者」,很多會買,大都是要結婚了,或是父母買房子給小孩獨立...等,這群人其實應該才是這個社會主力需求才對,這才是房市健康的發展,可惜這個比例我相信一直在下降,因為很多人忽略了這幾年台灣的人口發展。

•人口在下降:出生率愈來愈低。

•人口在外移:大量的青年階級移到海外工作,可能造成不在台灣買房或是直接在海外置產。

•年輕人想法的改變:很多年輕夫婦不再認為非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不可,寧可拿省下的錢去做當下的消費。

也正因為自用型比例在下降,但是房地產的供給卻不停上升,因此,這幾年大家可以發現,其實房價的上升有許多投機的意味在內。

2.投資型:這是一個日益上升的「消費者」,基本上和股市一樣也有大小「咖」的差別,大咖的資金足,可以凍卡久(編按:台語,撐較久),小咖現在可能就抱頭燒了,投資型買家基本上比較精打細算,再加上房地產交易成本高,資金需求高的特性,以及台灣租金回報低的特性,大多數這類的投資客都會傾向順勢坐轎,而不是去「抬轎」,因此,在景氣沒有明顯好轉下,進場機會非常低。

二、賣方:這同樣包括了自用型、投資型以及建商這三種,其中:

1.自用型:相對而言是最穩定的一群,除非真的經濟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大到無法再貸款或是單純只是因為搬遷賣出,否則自用型是彈性變動最低的一群。

2.投資型:相對於自用型,投資客由於有資金有限(應該只有少數投資客是拿幾億現金在買房子的吧),因此,就如同股市裡面做短線的操作者一樣,他們面對市場有著更高的靈活性(這是他們的生存之道),所以基本上,這類型會急著將房子出脫(前提是,不賠錢)。許多投資客的房子多半是經過裝潢,主要在增加房子的賣相,買房子時,如果你看到新房子沒住過,有裝潢,然後賣方告訴你「本來要自住的,但是因為xxx最後忍痛割愛的」,這種多半是投資客。和投資客談價錢很麻煩,主要是他們熟知市場行情而且和仲介一般都有長期合作關係,所以要賺到低價,似乎不太容易,為什麼我會這麼清楚?因為我中和的房子就是和投資客買的,當然,我是事後才知道。

3.建商:這是整個產業中最大的供應者,也是最大的受惠者。在早期的台灣和現在的中國大陸,建商幾乎就是為富不仁的代表,理由很簡單,只要你有辦法和銀行借到錢弄個地,就可以蓋房子了,更厲害的,用預售屋還可以不太花本錢就蓋房子,房子賣得好,利潤是數千萬到幾億,賣得不好,反正順勢倒閉,把一堆屋子押給銀行,同時,建商也是房地產的最大炒作者,成天塑造出「房價快速上揚,如果不買,就一輩子買不起」,或是「陸客要來台買房地產了」、「台北豪宅相較於香港、上海還有一大段漲幅」,造成的結果是,多數人要花一輩子工作,才能還清欠這些建商的債,但是一旦景氣逆轉,首先高喊要求政府降息支援的,也是這些人。

有點扯遠了,建商房子的特性,除了新之外,另一個就是僵固性。怎麼說呢?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建商的成本結構,建商的成本,是以土地的購入成本再加上建築費用以及後來的行銷費用,最後再加上利潤而得出,這其中建築費用相去不會太大(當然建材會有差異),大約都在4~6萬/坪之間,行銷費用佔的比例不大,因此最重要的是土地成本,理論上,建商的訂價應該和其他產業一樣,用成本+利潤而成,但實則不然,多數建商的訂價是以市場的行情價加減碼而來,和成本不全然存在著絕對的關係。

因此,當行情大好時,建商會高價買下土地,再順勢推高單價,但是當行情下挫時,這些高單價的土地,反而成為建商無法降價的包袱(假設他不想賠錢賣的話),這時建商怎麼辦?建商另一個特性是,這個行業是高負債的行業,因此,一種建商就如上面說的,直接倒閉把爛攤子丟給銀行,這也是為什麼房地產不景氣時,銀行壞帳會走高的原因。另一種作法,就是繼續裝腔作勢,但是放寛議價空間,因此,你會聽到很多「議價空間」變大,但是牌告價格不變,所以,如果你期望建商會降價求售?答案是很難,因為第一,建商可能在本區域內有其他建案,本案一降,本區的房價都要下調,其次,就算他沒其他建案,其他建商也不會允許他這麼做。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