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和「投機」有3大不同!兩者搞混,你就算投資十年都賺不了錢

Mr.Market市場先生,出自於班傑明‧葛拉罕的著作 《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 (中譯 :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書中提到的一個虛構人物。
他是葛拉罕最喜歡的一則虛構人物,每天都會造訪投資人,提出買賣股票不同的價格。Mr. Market給的報價大多時候都很合理,但偶而也會非常的瘋狂,投資人可以自由地決定是否買賣或者完全忽略他給的報價,即使拒絕,Mr. Market也並不介意,明天他仍然會再次登門造訪,再次提出不同的價格。
葛拉罕的這則寓言提醒投資人,不該把Mr.Market在市場中隨興的報價當作股票真實價值。然而當這位市場先生犯傻的時候,投資人要勇於從中獲利。投資人若不想參與其中,則應該緊閉大門,別受市場先生的報價干擾,只需領取股利和受益於企業成長即可。
部落格:http://www.rich01.com/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r.Market.tw

1. 報酬率不同:你無法在投機進場後,重新決定投資報酬率

有些人會覺得,「如果買了沒有漲,就抱著當定存股。」但這種想法非常的危險,理由是:

「你無法在投機進場後,重新決定投資的報酬率。」

例如:有一檔股票每年都會配3元的現金股利。最近市況很熱絡,於是你在100元買進,想等它上漲賺價差。這對投機而言很合理,無論市價多高,只要有人願意出更高價,你就能獲利。

但好景不常,它卻偏偏不斷往下跌,於是你覺得反正每年也有3元現金股利,報酬率也有3%,因此決定繼續持有...

乍看之下很合理嗎?事實上這背後犧牲的機會成本是,也許你的資金可以投資其他報酬率 5%的機會,但現在最多只能有3%。

投資在買進時就決定了報酬率,但投機是在賣出時才決定報酬率。~羅伯特清崎(富爸爸窮爸爸作者)

2、時機不同:市場上任何時候都適合投機者,但只有20%的時機適合投資者

對投資而言,因為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得到成效,所以如何「買的好」非常重要。從機率上來看,市場可能只有不到 20%的時間適合長期投資者進場;但投機的人不管這些,只要有利可圖就是好的進場時機,若在把失敗的投機轉為長期持有,就等於在失敗的投機決策後,再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

同樣的,正確的投資決策,也不該變成錯誤的投機。

舉例來說,一個長期投資,你買在一個非常漂亮的價位,而且公司獲利不斷成長,你的投資報酬率也一年比一年高,股價也節節上升,但有一天它漲到一個高價時,短期的價差,讓你起了貪念賣掉它。乍看之下好像賺了不少錢,遠超過當初預期的報酬率的好幾倍,但是機會成本是,未來幾年甚至永遠,你都再也買不到報酬率這麼高的投資!

到底值不值得,其實非常難說。

延伸閱讀:如果有一檔股票從 10元漲到 100元,你會賣掉它嗎?

3、沉沒成本:失敗的投機應該忽略它,而不是變成長期投資

因為早先投入的成本,產生補償動機,以致做出失誤的決策,稱為「沉沒成本效應」。

例如:因為上一筆投機虧損,有些人會很想加碼把它賺回來。一個常見的錯誤例子是「加碼攤平」,當股票跌越多,就買的越多。

仔細一想,如果本來手上沒有股票時,明明就不會進場的位置(加碼攤平的位置),為何手上有部位時決策就變了呢?

每一筆買賣都該思考:「如果我現在空手,會在這時候進場買賣嗎?」一個新的決策,不應該受現有的盈虧與部位所影響。

永遠記得,失敗的投機,不會變成功的投資!

延伸閱讀:想了解沉沒成本,或是股市中其他可能的思考偏誤,可以參考《思考的藝術》這本書

「做什麼事情都一樣,越簡單越好,但不要太過粗略。」~愛因斯坦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你在投資還是投機?】股票套牢了,千萬不要變成「長期投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