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業周刊》經研室每週為讀者整理國際財經雜誌重點內容摘要。
vgrigas@flickr, CC BY 2.0
圖片放大
最近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指出,在印度,每一秒就有三個人首次接觸網際網路,順此發展,2030年將有超過10億網民;加上它號稱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臉書、Google全都搶進設點。
雖然印度電商領域年營業額僅160億美元,卻是網路世界競爭最激烈的行業;Amazon期望它成為僅次美國的第二大市場,主要對手是在地業者Flipkart、Snapdeal等。
Flipkart為搶占市場,燒錢投資物流、殺價競爭,導致2月遭Morgan Stanley下調預估市值。這意味著,競爭者的跳躍式發展短期是你死我活,長期則有利網路生態系發展。
印度電商將帶來三道深刻變化:
一、加速金融發展。印度的數位錢包paytm就好比中國阿里巴巴創設的支付寶,解決買、賣雙方不信任問題;4億名消費者的交易紀錄是發展大數據的寶庫。
二、解決基礎設施鞭長莫及的困境。Flipkart、Snapdeal的一半用戶生活在城區外緣,它們可學「淘寶村」,整合倉庫和地方據點,服務偏遠客戶。
三、重挫零售業。三大電商Flipkart、Snapdeal和Amazon India的總零售額超過前10大實體店家總額;2/3印度人不到35歲,智慧型手機待起飛,計將加速網購市場。
電商還會促進數位環境成熟,從分類廣告、通訊傳輸與支付驗證等支援性產業。2014年,只有美國、英國和以色列科技初創企業數量超過印度。
然而,電商將推動經濟成長的簡化論大錯特錯。中國電商興起於製造產能剩餘,但印度的基礎建設、消費品製造等產業遠小於中國,勞動密集型經濟之路才是主要推手。
印度的物流效率極落後,電商業者若能克服這項超級難關,成功機率將躍升;若失敗,也是不錯的教訓。這場電商戰爭,不僅是在地之爭,也是未來地盤之爭。總的來看,印度電商發展潛力巨大,將深刻改變金融、物流、科技、零售等產業,可能成為其他新興市場電商發展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