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資訊

0元入場玩TRF,最後竟慘賠上億

人民幣急貶 董娘、貴婦、台商慘被坑殺

跟銀行對賭人民幣匯率的TRF,近來大虧,投資大戶如企業主、老闆娘,估計數百人賠錢,很多太太不敢曝光,就怕老公的事業被拖累。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我已經十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要不是捨不得留先生一個人,我真的想就這樣(指窗外)從樓頂跳下去⋯⋯。能不能請你告訴我:該怎麼做?

政府介入,成效有限
小型銀行、外商銀行依然狂賣

A小姐是少數個案、還是冰山一角?從金管會公布的整體數字來看,儘管去年的TRF亂象獲得改善,但A小姐的案例卻點出兩大問題。

根據金管會的銀行銷售衍生性金融商品統計,TRF隸屬的店頭市場賣出選擇權契約餘額顯示,富邦、中信、台新等本土大型銀行明顯衰退,本土小型銀行如安泰、大眾,以及外商銀行如澳盛、渣打,卻大幅成長,雖然此餘額數字包含了TRF以外的賣出選擇權產品,卻也與市場上盛傳小型銀行、外商銀行依然狂賣TRF的說法,若干符節。

A小姐的經歷也顯示,銀行對客戶的風控不佳、只給英文合約、事後補約等光怪陸離不當行銷情節,依然存在。

換句話說,總數額雖改善,但部分銀行或新開出TRF業務、或「特別熱愛」銷售TRF,卻是不爭的事實。銷售時是否合規、有沒有幫客戶控制風險?值得金管會留意。

同時,外界以為去年TRF風暴已到一個段落,其實不然,像A小姐這樣簽新約延後風險的案例還不少。

前香港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師黃薰輝觀察,前兩次人民幣突發性大貶,導致客戶鉅額虧損,許多銀行金融商品行銷(TMU)部門為留住台商客戶,用締結新約的方式展延虧損,讓客戶的曝險倉位更進一步加大。「我看,如果這些台商撐不住、倒閉,銀行端勢必會有一場風暴。」

金管會如何讓銀行落實合規行銷、如何讓風暴衝擊減到最小,考驗監理智慧。

【延伸閱讀】投資TRF起糾紛,自保三解方

民眾遇到TRF投資糾紛怎麼辦?要跟哪個單位投訴,或是走司法途徑?以下是金管會銀行局局長詹庭禎及相關業務負責人的說法。

問:銀行如果只提供英文合約、讓客戶曝險超過能力範圍,是否涉及違規?

答:銀行銷售TRF時,除了銷售給專業投資機構(也就是金融機構)時,可以只提供英文合約,對一般公司戶、個人都必須提供中文合約,否則違規。投資TRF曝險超過負擔能力,往往是簽約當時沒預期匯率反轉這麼快、這麼大,這部分建議投資人與銀行協商,看看如何補救。銀行本身是否做好風險控管,則是金管會金檢的範圍。

問:萬一與銀行發生TRF投資糾紛,該如何解決?

答:投資人第一步驟要先與銀行協商,若協商不成,當投資TRF的銀行帳戶登記為總資產大於5千萬元的專業客戶時,不適用《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只能走民事訴訟。如果投資TRF的帳戶為避險一般客戶(例如中小企業),則可依《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請評議。

問:銀行如果在銷售過程中明顯違規,該如何檢舉?

答:投資人能舉證銀行確實違反相關規定,可向金管會銀行局檢舉。銀行局將在釐清事實後,判定銀行是否有不當銷售、沒做好風控等疏失,進行應有處分。金管會身為監理機關,希望能對高風險商品做好管理,但也不希望嚴管讓衍生性商品交易轉移到境外去。我們正盡量在消費者保護與商品上市活絡之間追求最大的平衡。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