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央行的「招」竟是放寬房貸!除了讓房市延後落底,真的沒別的用處

財經新聞天天有,政府常常放利多,約翰之聲為你解讀這些消息背後看不到的「真相」。

其次,央行真正該預防的是最大不穩定因素,應該是人民幣。

人民幣,紅圈是彭總裁建議可以買進的時間點。
圖片放大

根據金管會去年5月統計,所有銀行共計銷售1608億元TRF商品給3797個企業或法人戶,還有國銀人民幣存款餘額已達2145億元,人民幣兩天大貶值,台灣大媽們,更不用說中國人行未來還可能降息刺激經濟和救市,完美的雙率雙殺,這難道不是堪稱國安層級的金融不穩定現象嗎。

更不用說,惠譽信評4月公布台灣銀行業風險報告指出,台灣的銀行對境外法人放款,尤其是對在中國的企業放款是這幾年成長最快的項目,到了2016年比重還會攀高。2009年時對境外法人(放款給外國公司OBU)放款占總放款比重約8%,裡面也極少放款給中國企業,到了2014年這個數字攀升到15%。

但從8月11日到13日為止,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401,累計已貶值2.9%,去年3月彭總裁您公開建議人民幣有買進機會,但如今回頭看卻是套牢。

最重要也是最大的錯誤:人民幣在匯率和利率上走貶極大,央行有無做到風險告知的義務以及做出相對應措施。央行號稱有博士級研究團隊,而中國經濟走緩也不是今年的事情,從各項數據的牛頭不對馬嘴,和刻意粉飾,相信央行這些財經博士們也深黯此道,但很可惜央行似乎沒有做出任何預防措施,反而讓台灣經濟直接硬著陸。

怎麼說央行無作為,看看台幣走勢就知道,據匯銀統計,今年至昨日止,新台幣還是「地表最強亞幣」,有人說不要參與亞洲貨幣競貶,這樣不好,但問題是,人家在貶值、我不貶,犧牲的就是台灣經濟。

彭總裁對外總說貨幣政策應為中性,但當別人貶你卻不貶,本來就不景氣,競爭力當然更差,特別是包括澳洲、南韓、日本和東亞這些國家幾乎都靠中國市場,光看出口依賴度就知道,當韓元大貶,台幣不貶,台灣廠商就等於直接被抬出場,連比賽的權利都沒了。

根據BIS(國際清算銀行)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新台幣REER低於韓元REER的差距,從1月高峰時13.55,至6月已降至只剩7.07,且創下近7個新低,顯示新台幣出口價格競爭力領先韓元的力道,在今年來新台幣獨強下都消失了。

各國出口依賴中國程度。
圖片放大

各國出口依賴中國程度 台灣經濟有七成都是靠出口,整個經濟循環是由出口帶動內需,因此台灣的民間資和民間消費也好,都是建構在出口上,因為台灣人口內需太少,即便是加入觀光業貢獻,整體還是不如出口所創造的滾動效應。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