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大掌櫃輕生,遺書仍寫滿「感謝」……

一個高科技財務長之死

50歲的張偉明,美國卓克索大學企管研究所畢業, 21年前就進入華碩,從基層財務課長做起, 9年前升任財務長,是董事長施崇棠最信任的人之一, 這個看似人生勝利組的華碩大將, 卻在今年7月23日結束生命,他,為什麼過不了那一關?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但最終,這樣的他,還是被過大工作量、完美主義,與產業轉型帶來的業績壓力,所交錯而成的憂鬱漩渦吞噬。

據了解,張偉明有幾次輕生念頭,並在中山北路六段的診所求診已久。沒人清楚,讓他選擇最後走上絕路的癥結點是什麼,答案只有逝者最清楚。

生命裡總有失望,但別忘了它是有限的;
別失去希望,因為它是無窮的。

但找答案的過程中,可確定的是,傷痕除了在他的家人,也刻在不少人心中。

有人懊悔沒有拉他一把。一位業界大老轉述友人的心痛告白:「前兩週,我們才一起吃飯⋯⋯,他說他很辛苦,我勸他去留職停薪、去休息,他太overloading(負荷過重)了,連業績下滑也自責,我勸他,那不是他的責任。」

有人遺憾沒發現到蛛絲馬跡,「確實他有時會出現比較劇烈的情緒波動,例如前一刻還開開心心,下一刻就沉下來⋯⋯,平常人都很好,但也會忽然間連珠炮似的用命令口吻下達指令。」他的同事說。

而我看著手上的數字,世界衛生組織(WHO)直指,憂鬱症是現代人類三大文明病之一,其中癌症、愛滋病都清楚可測,憂鬱症最不容易被察覺。楊聰財指出,台灣每四個人,就有一人有程度不同的憂鬱症病症,它就像是一個心靈感冒,沒人預料何時會發作,但我卻看到很多身邊優秀的企業人,也身處類似的危險因子:高工作壓力、不願意認輸、追求轉型的焦慮感,而未自覺。

截稿前,一位高科技業的事業群總經理與我有這樣的對話:「我很遺憾(他的離世),但是大家還不都這樣工作的⋯⋯,不然怎麼辦?」剛從國外出差回來,每天平均工作超過十二小時的他說。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