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大掌櫃輕生,遺書仍寫滿「感謝」……

一個高科技財務長之死

50歲的張偉明,美國卓克索大學企管研究所畢業, 21年前就進入華碩,從基層財務課長做起, 9年前升任財務長,是董事長施崇棠最信任的人之一, 這個看似人生勝利組的華碩大將, 卻在今年7月23日結束生命,他,為什麼過不了那一關?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憂鬱症的成因有三個:遺傳、個人性格、工作生活環境,各占三分之一因素,後面兩個變因他都遇上。

「他就是求好心切,不是那種大而化之的人,是很拘謹的,是標準的財務人。」同事這樣說。

沒有他的完美性格,今日華碩財務操作不會相對穩健。二○一三年《管理學會》期刊登了一項研究結果:容易焦慮的財務經理人,可能就是最好、最有效率的財務管理者。因為聰明的人才會擔心這麼多,考慮周全才有最好的成果。

他能操盤華碩的財務逾十年,熟稔三十六個國家的會計法規,並非僥倖。

「這是高風險的職位,購併或內線交易,第一個被抓去關的通常是財務長。老闆對CFO(財務長)的信任越深當然好,但是你得到授權,責任和壓力就越大。」一位上市公司主管說。

「他就像是家臣⋯⋯,說是施崇棠最信任的人也不為過。」一位華碩高階主管說。

當他的性格,碰上賞識他、也追求完美的老闆施崇棠,張偉明更自我要求卓越。外界指控,他一人身兼四項職務,是施崇棠給他太多工作量,一位華碩中階主管卻透露:「是David(張偉明英文名)主動爭取的!」理由是:宏達電財務長張嘉臨都能主動上前線衝銷售,他也希望可自我挑戰。

「他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前宏碁財務副理張家福回憶,有次與張偉明在歐洲出差,張偉明突然問他:「你們是怎麼做資金管控與外匯操作的?」「有沒有機會讓華碩與宏碁兩邊的財務部門來交流學習一下?」

「我當時嚇一跳,你是財務長,年紀還比我大十歲,我只是個菜鳥,怎麼會來問我?這簡直是不恥下問了啊!」張家福說,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張偉明為了追求進步,完全不在意身段。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