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新聞天天有,政府常常放利多,約翰之聲為你解讀這些消息背後看不到的「真相」。
「衝高來台觀光人數,這是馬政府引以為傲的重要政績指標。去年來台觀光人數創歷史新高,超過8百萬人次,令馬英九總統興奮不已。馬總統在今年觀光節慶祝大會上,不但對此佳績大表讚揚,更喊出了今年9百萬人數的達陣目標。來台觀光人數固然是觀光業榮枯的觀察指標,但是政府只顧衝量,卻忽略觀光品質,造成陸客低價團及零團費團大舉來台,已然重創台灣國際觀光競爭力,並衍生出諸端亂象。」(來源)
這是東部地區的地方報紙,也是主計處官員口中受益的地方,但如果真的是有利可圖,為什麼根據主計處統計,花東人口卻是不斷外移,真的那麼好賺觀光財,應該是台北、新北、台中的人都往花東嘉義入籍才對,但有圖有真相,請讀者自己判斷。
按照經濟學來說,如果一個蓬勃的產業,應當會不斷增加人才流入,自然也會提高待遇,畢竟供不應求,但為什麼台灣觀光旅遊業的就業待遇最低?一團團的陸客抵台卻不能提高台灣人餐飲服務業的薪水,為什麼?
因為當台灣把觀光業只擺在對中國時,甚至以大量接單為優先考量,就如同走向台灣電子代工業的宿命,而對岸旅行社也當然以量砍價,這就是如同一個寡占市場,沒有其他競爭的消費者,供應商當然只能看給訂單的人臉色,價格要拉高,自然是不可能。
既然消費者被當豬宰,員工又沒加薪,那當然就是企業主賺了,但問題是,低價團對於開飯店能賺多少?答案是,當下賺多少並不是重點。
大財團的重點是「養地」,隨著央行從過去兩年來不斷限縮房貸資金,甚至針對公司負責人以公司法人名義利用銀行資金囤房,提出調降最高貸款成數等措施。上有打房政策,下就有炒房對策,此時「開飯店」就是最佳選擇。因為央行只針對土地貸款管制,但是對於企業投資或設廠(開飯店算一種產業),可是相當鼓勵,對許多銀行更是樂於大筆借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