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月薪6萬起的工作,為什麼我的學生不願意做?

紅色子房,CCIM國際認證不動產投資師,現任紅色子房投資團隊執行董事、國立大學兼任講師與商周專欄作家。長期擔任地產投資法人招商引資顧問,創設私募平台鼓勵優質地產經營團隊發展,並開設子房學院支持有溫度的「美好生活投資學」,結合大數據分析的「幸福角落置產術」。筆名「紅色」代表創新積極,「子房」則以西漢著名軍師張良自許,成為讀者買房自住投資「吾之子房也」。

太陽花學運學生在立法院前面靜坐曬一天都沒問題,到工地綁鋼筋曬一天怎麼會有問題?

台灣年輕人遠赴澳洲打工度假殺豬搬貨一天都沒問題,到工地混水泥抹一天怎麼會有問題?

穿防塵衣耐著悶熱在晶圓廠當高級操作工一天都沒問題,到工地操作模板堆高機一天怎麼會有問題?

我研判是「面子問題」。

自從教育部「消滅」了技職體系,人人都是大學生,許多「大學生不應該做的工作」找不到本國員工,政府又限制該項工作的外勞數量。企業找不到足夠員工,即使提供高薪也沒人來,其實也相當煩惱。

以建築工人來說,對年輕人的普遍印象就是:又黑又辛苦,女朋友應該也會因此跑掉。

但是,如果換作是2005年韓國感人電影「腦海中的橡皮擦」,由鄭雨盛主演那個認真又充滿夢想的建築工人形象呢?

酷帥的建築工人開著充滿泥巴的老吉普車,這也比騎機車穿西裝打領帶的小上班族帥吧!

如果加上用熟練而高超的施工技術,幫客戶解決問題,美麗的客戶千金小姐也是可能會喜歡上建築工人的!

好啦,以上雖是電影情節。

但可以思考的是,如果社會改正了「建築工人」的負面形象,是不是就解決了年輕人的「面子問題」,進一步讓年輕人願意接受此類「高薪」的技職工作?

快速結論

「房價所得比」一直是大家關注且怨聲載道的房市指標,但其實也有許多低價區域的房子年輕人不願意買,有許多高薪的工作年輕人不願意做。

換個角度想,如果政府願意正視營建業缺工嚴重的問題,改變技職工作形象,鼓勵更多年輕人願意踏入「高薪」的營建基礎工作,同時解決營建成本為了搶工而上揚的現實,促進房價降低的可能性。房價降低,所得提高,自己的房價所得比就下降了。

比起政府喊口號式的稅制打房手段,這樣改善房價所得比的機制,換個角度會不會更好?

─本文獲「幣圖誌」授權轉載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