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富人不願意多繳稅的三大話術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同樣以100年度的綜合所得稅統計數據來算,如果要收到相同的總稅額,以單一稅率來課稅,稅率將會是6%左右,無論你的月薪是22K或是22萬。然而,這6%的稅率看起來很低,但是對25萬戶、65萬人的低收入、中低收入戶來說,他們早已入不敷出,即使是1%稅率也是非常沈重的負擔了。

更嚴重的問題是,對於高收入的人來說,他們的基本支出再高,可能也不過就只佔收入的10%,因此6%的稅率對他們來說影響不大,最後還保留有84%的所得可以任意運用。但是對中產階級來說,可能有高達70%的收入要支付基本支出,6%的稅率就等於是剝奪了他們僅存30%可自由支配的所得中,高達兩成的比例。這種看似公平的稅制,反而形成了限制社會階級流動的最大阻礙。

最終,大多數的國家都採行了並不公平的累進稅率,也就是收入越高的人,稅率越高,低收入族群甚至可以不用繳稅。這當然不公平,但天底下沒有完美的制度,就算是民主也不是完美的。

當然,這種不公平,是對高資產階級的人進行了較多的剝奪,所以導致高資產階級的人一再提出反駁的論述。

富人拒絕多繳稅》
話術一:多繳稅也無法讓財富重分配

例如說,他們將討論導向於「所得重分配」的角度,然後拿出證據反駁累進稅率並無法造成階級有效流動。這是事實,但是累進稅率的功能或本意並不只有所得重分配而已,還包含貢獻能力的評估(當你收入越高,可支配所得也就更多,繳稅能力也比較高)以及使用者付費的概念(當你資產越多,國家花在維護你資產安全與交易流動性的成本越高)。

話術二:有錢人比較懂得讓錢發揮最大效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