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第四順位,則應該投保壽險。意外險主要是要處理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死亡或殘障等風險,卻沒有包含疾病所造成的死亡,壽險則無論是疾病或意外所造成的死亡,都屬於保障範圍。以30歲男子十年期定期壽險為例,100萬保額的年繳保費大約是2100元。
也有不少人認為壽險應該是第一順位投保,主要是因為大多數醫療險都是附約,有了壽險當主約也比較好規劃,不過主約大多是終身壽險,如果要拿來規劃全部的壽險,可能光是壽險就花光所有預算了,所以我比較建議先用意外險處理最不可預期的意外身故風險,再用醫療險處理疾病醫療的風險,最後才用壽險補足疾病身故的風險。
這是一些保險購買順序的建議,但是還是要提醒,應該根據你自己的情況做調整,例如身體不是很健康,但是也還沒有嚴重的醫療紀錄,那應該早一點投保醫療險,以免將來有了病例之後被拒保。或是家族有癌症病史,那麼重大疾病險就是應該先考慮投保的。如果扛了房貸,那麼就應該先投保壽險,而不是意外險,因為不管是意外身故或疾病身故,都會讓家庭背負龐大的房貸債務,所以就要規劃足夠的壽險保障才行。
作者簡介_Buffettism (李柏鋒)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相信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作者李柏鋒,經營「USA STOCK」財經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現為線上課程《小資族理財的第一堂入門課》講師與「ETF投資學院」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