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其次,要區分年齡來討論。對於青壯年來說,接下來應該要投保定期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以避免自己面臨有病卻沒錢可以治療的處境。不選擇日額醫療險的原因是,目前的住院天數越來越少,而醫療的雜支則越來越高,因此實支實付會是最適合目前醫療環境的保險。
以這個標準來看,其實終身醫療險都不需要考慮了。如果以住院醫療費用上限15萬左右為例,30歲男子年繳大約4500元。此外,青壯年的第三順位則是下面會提到的定期重大疾病險。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癌症可能才是最大的威脅,這時候通常有一點積蓄可以應付醫療支出了,但是昂貴的癌症藥物或療程卻不見得能夠負擔得起。不過大多數的癌症險不理賠動輒上百萬的標靶藥物,而且多數保單也用越來越少的住院天數來計算理賠,這其實並不理想。
所以建議中老年人的第二順位應該投保定期的重大疾病險,包含癌症在內,總共有七項重大疾病都屬於保障範圍,一次性給付可以讓保戶自行決定如何運用理賠金。以49歲男子來算,100萬元的保額大約年繳1萬元。而中老年人第三順位則是定期的實支實付醫療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