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紅利沒了,算算看你以後要養幾人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目前婦女初婚年齡為29.4歲,生育年齡30.8歲,都比1987年增加了大約4歲;每位婦女一生平均只生育1.1人,比起1987年的1.7人減少了35%。由這些數據看來,國人的晚婚或不婚,以及遲育或少育的趨勢是很明確的,而這也造成了出生人口數的快速下滑。


台灣的出生人口數在1987年左右開始,從過去的每年40萬人出生迅速下降到每年30萬人,之後則又逐漸降到每年20萬人,這也表示目前處於育齡(15-49歲)的婦女人數正好是最高峰,達620萬人,之後人數會開始減少,且年齡結構會開始偏高。因此就算台灣也出現了與其他低生育率國家一樣的出生率反彈現象,出生人數依然會持續下降。

高齡化現象

目前全台灣的年齡中位數為38歲,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為10.9%,但是預計到2060年,年齡中位數為增加為57.4歲,老年人口將佔39.4%。前面有提到,目前台灣的扶養比35%為最低,其中15%為扶老比,20%為扶幼比,扶幼比不太有變化,但是扶老比將會開始攀升,到2060年升高到78%。

人口高齡化,是根據65歲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多寡而有所區分,7%以上為高齡化社會,14%為高齡社會,20%為超高齡社會。台灣已經在1993年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預計在2018年成為高齡社會,很快的在2025年就會成為超高齡社會。

人口結構對經濟的影響

同樣是龍年,2012年的出生人數比起2000年已經減少了四分之一,而且這還是民國百年結婚潮之後所出現的亮眼數據,往後幾年的出生人數恐怕就沒這麼樂觀了。新生兒人數的大幅下滑,首當其衝的將是嬰幼兒用品的產業,以及托育產業,包括幼稚園、安親班和補教業者,因為至少減少了三分之一的學生。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