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
上星期是跨年連續假期,國際金融市場也相對冷清。原油價格也在這一週做簡單的區間整理,上週都在36~38美元小幅度盤整。在原油崩跌的2015年,我們常聽到周圍的朋友,在不懂美股投資的情況下,通常會有幾種投資方式與管道:
一、去操作原油期貨
二、透過銀行去買能源類基金
三、操作台股相關的股票(例如:塑化業)
其實這幾種缺點遠大過於優點!我們必須提醒各位讀者朋友,先來看看第一種操作原油期貨。
期貨是具有槓桿性的商品,根據最新的保證金規定,操作1口(期貨單位最小單位為1口),輕原油保證金為4400美金,約14萬5千元台幣。但是一口就是1000桶原油,以目前每桶約37美元左右價格,你就是在買賣37x1000=37000美元的商品,相當於122萬台幣。操作方式非常不適合一般上班族,也不適合看好原油的長期投資者。(期貨有換倉成本,通常短期操作居多)
第二種為透過銀行理專介紹買進能源類基金,這兩年來台灣投資人已經慢慢覺醒,知道ETF投資成本極低,遠勝過銀行通路販售的基金,ETF的好處這邊就先不贅述。有關ETF的代碼查詢,請大家參考這篇:買下地球系列--美股ETF國際代碼整理(前進海外必備)
第三種方式:操作台股相關股票(如塑化業),最大問題是「不夠直接」,雖然塑化業與原油的漲跌相關,但關聯度依舊不夠,且塑化業也有許多產品鏈,如果之後原油從每桶37元漲回70美元,很可能買的台股還是虧錢的,明明你看對行情卻沒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