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有一位朋友問道:「老師你的持股市值一直往上衝,是不是因為資金投入多,所以領的股息也多?但是股價愈來愈高,每月定期定額買進不是一直追高嗎?」
首先,要知道自己為何存股?筆者16年前就開始存股,最早買進1張每股16.2元的中華食(4205,當時名為恆義),爾後又在20幾元、30幾元……90元一直「追高」買進存股。如果我到現在只擁有當初那張16.2元的中華食,除此之外每月薪水都放銀行,那麼我那張中華食的累積報酬率將超過20倍,但無法財富自由。
為什麼?要是當時買了1張股票就停止買進,2021年只能領股息2,920元(16年來經歷配股,當年1張股票變成1.46張,2021年每股配息2元,因此可領2,920元),這筆被動收入怎能令我財富自由?
想要財富自由就得累積夠多的股票。對於值得存的股票,隨著公司的成長,筆者都會不斷「追高」。比如說2019年底初次買進鮮活果汁-KY(1256),最低買在180元左右,隨著公司獲利成長,股價跟著上漲,在評估本益比合理的情況下,筆者也從180元一直追高到450元左右。
雖然「平均成本」提高不少,但是我累積到更多股數,獲利金額大,股息也能領得多。我有朋友一開始在200元買進1張,後來看股價上漲就不願再買,或許能保有很高的報酬率,整體獲利金額就遠不如持續累積股數的投資人。
表1是假設年報酬率為12%,存入長期具有競爭優勢的股票,可以分別看到每月投入1萬元資金,40年後可以累積超過1億元;要是初期只投入1萬元資金就不再繼續買進,40年後只會有93萬元。
表2為15年來每年初買進1萬元中華食,以及只有在15年前買進1萬元中華食就不再加碼的比較。雖然後者的投資報酬率高達21倍,但是總領股息只領了3萬412元,遠遠不如前者的股息16萬6,923元。
存股一定要累積很多部位才能達到財富自由,筆者今年股息將能領到220萬元,大幅超越我以前在學校代課的年收入。存股就是希望股息被動收入愈來愈多,直到超過薪資主動收入。但要注意,不能存到景氣循環股或沒有長期競爭力的公司,才不會愈存愈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