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掀第4次工業革命,未來將消滅近3億個工作?4原因剖析:這族群恐成最大輸家

玩股網是台灣最大投資教學平台,成立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提供市場資訊、投資工具、觀點分析與教學服務,幫助投資人賺錢是我們所致力的目標。網站每月超過百萬人造訪,會員超過35萬,自製Podcast節目《就是愛玩股》,下載數超過300萬次。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圖片放大

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急速增加,大型科技公司更紛紛進入軍備競賽:除了領先集團微軟(Microsoft)與OpenAI外,蘋果(Apple)傳與谷歌(Google)洽談,將讓AI引擎Gemini導入iPhone。馬斯克則是公開xAI的Grok。另一方面,美國投資銀行高盛就指出,未來AI可能取代將近3億個全職職缺,甚至連專業工作也無法避免。

AI影響專業工作者的可能因素

真人會不會被AI取代,能決定這件事的關鍵,不是AI可以進化到什麼飛天遁地的地步,而是在於雇用者,也就是老闆的取捨。玩股網執行長楚狂人點出4個「AI真正影響到專業工作者」的可能因素:

1.AI的指數型成長速度

從去年橫空出世了可以文字對答的ChatGPT,幾個月後,就有了可以以文生圖的Dall-e技術,再過幾個月,竟然再跨了一大步,直接以文生出精緻影片。才過了1年多,ChatGPT可能都要進化到第5代了,三天兩頭大躍進。

而且AI還不用休息,每天還比人多8個小時的進化時間,現在是影像,那1年後會是什麼?3年、5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2.AI的性價比(C/P值)愈來愈高

當AI產能效率以指數型提升,以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同樣要產出100張圖,雇用美術設計人員,除了本薪、勞健保勞退、年終三節獎金、設備支出,1年大約需要100萬元,而以AI產出就算產品精緻度跟完成度只有人工的80%,只要完成度不影響經營,是不是成本可以大幅降低?甚至部門之間還可以省下來回溝通成本,整體效率提升。

3.具備AI技能是大勢所趨

Office剛推出來,當時大家也是說會用Word、Excel的人可以取代不會用的人,但文書軟體不是什麼學不會的東西,所以很快所有人都會了,現在你還有看到人特別強調他會用Word嗎?所以學習AI是本來就要做的事,但很快也不會是什麼強勢技能。甚至10年後人人懂AI,AI更進化了,可能還會再有一整代的裁員。

4.AI不用休息也不會累

人工智慧拚計算,勞力活也有機器人代勞。去年美國就開始有無人駕駛的Uber上路了,甚至現在機器人已經可以很靈活的折衣服,運球投籃,特斯拉汽車工廠很多都是全自動,裡面只要配置很少的人就行了,所以單純靠體力做事的人也撐不了太久。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