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走向降息之路,為何台灣卻反倒升息?央行閃電升息背後該了解的4件事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昨日(編按:3月21日)台灣的央行宣布升息半碼,這讓市場稍微驚訝了一下,畢竟台灣的利率政策一向都是跟隨美國聯準會,那美國現在還在維持不變,甚至聯準會主席還強調年底前一定會降息,那台灣這邊的升息舉動就顯得有些突兀。

讀者還是要理解到幾件事情,才不會被聳動的媒體標題影響。

1.台灣雖然跟美國跟很緊,但過去也曾有過各走各的路,這不是第1次。

2.升息半碼,這依舊是台灣風格,也很溫和。

3.為了打房市、打股市?這說法並不成立,因為央行的政策目標只有維持物價穩定、
通膨要控制住,並沒有要打擊股市、房市這種目標存在。

4.尊重央行說法,因為4月電費要調漲,所以此次升息是為了壓抑通膨心理預期。

匯率變化方面,美元兌新台幣匯率接近1:32了,那8個交易日以來,台幣跌跌不休,並沒有出現外資湧入潮,也就是說台灣央行現在雖然宣布升息,但沒有影響外資原訂計畫與看法——強勢美元。

以台股這波漲勢來說,確實相當凌厲,主要都是內資主導包含一般投資人、ETF投資人,投信、自營商等...,外資在2020年、2021年分別賣超5,395億元及4,540億元,2022年更賣超1兆2,300億元,2023年總算轉為買超2,754億元。今年以來仍然是買超,但金額不大,3月還沒結束,買超約1,800億元上下。

台灣的通膨在過去主計處與各官員輪流安撫下,民眾似乎不太買單,通膨預期心理強化之下,
央行有必要採取一些動作,本次比較像是恫嚇效果,沒有加強其他信用管制。

過去也曾提過,電費水費在政府的控管下,台灣前幾年並沒有像歐美人民那樣苦不堪言,加上還有健保制度,可以接下許多中下階層的人民,安全網該做還是要做,但隨著資產價格不斷水漲船高,房租也會跟著調漲,那一切價格轉嫁到哪邊去?這就可想而知了。

有人開玩笑說,央行升息是因為被投資人嘲笑,說股票隨便做也打敗定存,於是利率決定調高,其實升息要產生效果就要持續一段時間,才能產生真正的殺傷力,假如這次的溫和升息仍然無法擋住台灣的通膨上揚,那下次一樣可以升息,倒不一定真的要升到像美國一樣,但只要讓民眾的通膨預期心理消失,有擔心、有顧慮的感覺,例如房貸愈來愈重,這樣會不會生活負擔太大?例如定存就有OO利率,還要冒風險去做2萬點的台股嗎?

例如預售屋簽了約,資金就卡在裡面好幾年,那這段時間又繼續升息,到時候貸款怎麼辦?諸如此類的,只要達到效果,那政策目標完成,又會進入到下一個週期循環。

對於投資理財有習慣做好資產配置的人來說,這些都影響不到什麼,最怕的就是超乎能力去扛了無法負擔的貸款,這類民眾未來就會很辛苦,縮衣節食,但無形中,這社會的通膨也會慢慢冷卻。

簡單結論,央行總裁這次的決斷,雖然會讓不少人討厭,卻是很不容易的一步。必須讓台灣整體的投機氣息降低些,游資有所顧忌,甚至暗示下次會議還能再升息,那民眾的預期心理就會打消。

提供給讀者們閱讀,週末又快到了,祝美好的一天,事事都順心,謝謝你們常常來閱讀平實中性的文字專欄。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少年股神們回來了?股市走多,專職投資賺更多?一文告訴你,為什麼別急著離開職場
通膨、房價高漲,薪資成長牛步,現在年輕人賺錢比上一代更困難?貧富差距還會再擴大嗎?
台積電漲勢猛,該棄守高股息ETF轉追台積電?專家:賺該賺的就好!先思考自己要什麼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