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規畫是一種很基礎的理財計畫,但為什麼很難被執行呢?原因是因為拿到錢後,不把錢當辛苦錢,因為工作的辛苦、職場的勞累讓我們認為拿到錢就應該好好享受一下。但如果今天是拿輕鬆賺到的錢去享樂一下呢?是不是更痛快?
關於財務規畫的7種錢
1.賺錢:
賺錢是取得錢的第一步,包括正職工作、兼差工作等,只要能想辦法增加收入的方式,都要努力嘗試看看。
2.分錢:
分錢指的是要把賺到的錢做分配運用,透過預算編列的方式把儲蓄計畫、投資計畫、也可以包含玩樂計畫啦!最好是依月度、季度、年度的方式把錢預先分配好(這其實不難,難在開始)。
3.存錢:
存錢是增加資產的基礎,每個人的第一個儲蓄目標是「緊急預備金」最好是有3個月~6個月。存錢真的不容易,管道也要放對。
4.借錢:
借錢管道很多,通常都是銀行貸款,也就是個人信用或資產取得資金,但要小心規畫,避免負債累累。
5.花錢:
花錢可以在預算編列、目標具體的情況下,完全花光也無所謂!
6.護錢:
護錢指的是透過保險轉嫁風險,可以讓我們在意外或疾病發生時減少金錢損失。
7.養錢:
養錢顧名思義就是要把錢養大!透過本金利息的複利投資,把錢養大。用養大的錢消費,豈不是更愉快?
財務規畫用緊急、重要的概念來思考看看
開支四象限
重要且緊急:
如果你還沒有一份自己的財務規畫,那請有意識的建立這個計畫,這個計畫就能讓那些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成為重要又緊急的事(因為你知道怎麼分配資源)!
重要但不緊急:
在財務規畫中,通常這些事情會隨著時間推移,然後慢慢變成重要又緊急的事,例如退休金計畫,如果20歲不開始,等到30歲才開始,就少了10年的複利空間。
不重要卻緊急:
通常這些事情在財務規畫中比較像「想像中」的事,可能好像要準備,但通常又好像沒發生,好像該存這筆錢,卻又不一定要存下這些錢。
不緊急也不重要:
出國旅遊、玩樂購物、舒服爽快,這不需多做解釋了吧!
財務規畫要考慮個人與環境因素
財務規畫也要考慮個人與環境因素。個人因素包括現在的人生階段、職業、收入、家庭責任、家庭關係、以及個人的價值觀等等。
外在環境因素包括全球的整體經濟情況,例如:近年的升息、股市起伏、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等經濟因素,也會影響到個人與家庭的財務規畫。有可能本來預計要買房的基本,因為房價過度上漲跟不上,就放棄了。
因此,進行財務規畫時一定要評估個人與環境的影響因子,一併納入考量,並且保留充足的預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