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存錢,可以買儲蓄險嗎?理財顧問真心話:你繳的100元,僅93元在錢滾錢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想存錢,可以買儲蓄險嗎?理財顧問真心話:你繳的100元,僅93元在錢滾錢

壽險型儲蓄險賺什麼?

直覺的答案就是:「賺到高於定存的利息,不是嗎?」這裡包含兩個要件,1是高於定存、2是賺到。

如何判斷是否高於定存?這有還本率和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內部報酬率)兩個觀念。類定存和類配息產品常見的手法是,用高於定存的還本率讓你誤以為是利率或配息率,並覺得打敗定存。還本率又稱領取率,是「每期領的錢÷總繳保費」,常會設計得比定存利率高,這也是你最易被誤導之處。

第2個要件是賺到,此時耐心是關鍵!所有保險在投保時都會被扣一些附加費用,有死亡給付者每年還要再扣危險保費,儲蓄險也不例外。故在利息還沒把被扣的錢補回來之前,解約是會虧的!多數情況下,至少要等到繳費期滿、甚至期滿後1~5年解約,才不會虧到本金(總繳保費)。等利息完全彌補被扣掉的錢後,IRR才會開始由負轉正、逐步攀高;再過幾年,才會真正高於定存。總之,儲蓄險要耐心放好幾年,方可不虧、並進一步賺到高於定存的利息。

儲蓄險真正的報酬率是IRR

其實儲蓄險真正的實質報酬率是IRR,它是逐筆考慮不同時點收支流量的報酬率。可請保險顧問算給你,附錄5也有詳細說明,這裡我只說觀念、不談計算。最直白的觀念是:愈晚繳費、愈早領錢,對你愈有利,IRR就會愈高(當然是這樣,不是嗎?)。

晚繳:其他條件都一樣的話,分次(慢慢)繳費的,會比一次(立刻)躉繳的IRR高。譬如一次躉繳180萬、滿10年解約出場,則這180萬整整滾存了10年;而若分6年慢慢繳,第1筆30萬滾存10年、第2筆滾9年…到第6筆只滾了5年,滾存的總時間因為分散延後而變少,當然就需要更高的報酬率,方可滾出跟躉繳一樣的本利和。

早領:其他條件都一樣的話,分次(提早)領小錢、(最後)再拿一筆錢,會比前面都不領錢、(最後)一次拿大錢的IRR高。譬如滿10年後才解約拿大錢出場,則這10年間都沒有拿到任何小錢享受。但若第2~9年每年都領些小錢,滿10年再解約拿大錢M出場,如果全部領到的錢合計也有M的話,此時你提早享受了那些小錢,等於拿到高一點的報酬率。

例:儲蓄保費=總保費-附加費用-危險保費

你躉繳100元買壽險型儲蓄險,預定利率3%(高於當時定存的2%),壽險的附加費用5元、危險保費2元。你以為:1年後有103元、2年後有106.09元(=103*1.03),3年後有…。

實際上:你繳的總保費100元裡,只有93元(=100-5-2)真正用3%在滾存生利息。1年後變成95.79元(=93*1.03),2年後98.66元(=95.79*1.03),3年後101.62(=98.66*1.03),此時方首度超過你繳的保費100元,也才開始獲利。

上例的預定利率3%高於定存的2%,但因儲蓄保費93元小於總保費100元,故前幾年解約出場的IRR不只是低於定存,而且還是負的、會虧錢!要放幾年後IRR才會追上投保時的定存利率2%,然後假以時日再慢慢超越,示意圖如下:


儲蓄險報酬率本就不高,所以保費折扣很補。金融機構轉帳、集體彙繳、刷信用卡繳、高保費等提供的1%~4%折扣,對報酬率之貢獻顯而易見。還有,躉繳最便宜,年繳、半年繳、季繳、月繳會愈來愈貴,相差最多可達5%以上。

所以,賺什麼?結論是,儲蓄險有耐心就可賺到高於定存的利息,但就算賺到,也賺不了大錢,因為:

一、儲蓄險多半有類配息之設計,但這樣先領走一些錢,就降低了最後那一筆大錢的複利效果。
二、儲蓄險賣得愈好,主管機關管制愈多,使得要獲利出場的解約年期愈來愈長、IRR也難以進一步拉高。這是為了避免保險公司虧損,或是同時到期、大量解約,導致保險公司流動性不足。
三、若未來利率走升,高過你手上儲蓄險的預定利率或宣告利率,你就少賺了。

儲蓄險是低利率時代的特殊產物,然則,未來若利率高到5%以上,儲蓄險的本尊──傳統還本壽險或年金險可就是好寶貝了!它們可在投保時便一次鎖定後面幾年、幾十年的高利率,確保持續穩定的高報酬和現金流入,這就成了很棒的保命錢、也很接近投資錢,足以對抗活太久的風險。然話說回來,低利率時代的儲蓄險就算賺不了大錢,還是有其可為之處,說明如下。

壽險型儲蓄險怎麼用?

你怎麼看儲蓄險上述的這些特性:「前幾年解約會虧錢、耐心多放幾年才會賺到稍高於定存的利率、身故最多保本而沒有高倍數保障」?你若覺得都是缺點,那大可不必購買。然而,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低利率時代,儲蓄險的真正價值不在保障,而在保全資產的功能:

一、強迫儲蓄:不繳費就會失效,所以可強迫存錢,特別適合月光族。其次,前幾年解約會虧損,就不會拿出來,反而因此遠離誘惑,避開亂花錢、亂投資的陷阱。

二、當類定存:放個幾年就可賺到高於定存的利息。

三、用類配息去建立現金流:可支應生活費、房貸、學費、退休金、孝養金等各種定期的開銷。然目前利率低,每期若要領到夠用的錢,保費將會很貴,故僅需建立最低需求的現金流即可。這一點,壽險型儲蓄險就不如許多配息基金以及下節談的傳統年金或年金型儲蓄險,因為年金沒有壽險成分,不必扣危險保費,累積期滾存的儲蓄保費較多;年金啟動後又無法解約,保護現金流的能力很強。

四、基於上述保全資產的功能,把儲蓄險拿去搭配投資錢,就成了穩健投資第3、4法。

最後,在稅的方面,若能妥善規畫,壽險型儲蓄險亦可發揮相當程度的節稅效果而保全資產。本書不討論保險稅務規畫,有需求者請找會計師或保險顧問。在這裡,我只想提出2個原則,讓你聽得懂這些稅務專家講的話。原則1,只要是出錢的人自己領,就不會有任何稅的問題(哈,這不是廢話嗎)。反之,若是A出錢、B領錢,就可能會有稅跑出來。原則2,即使被納入課稅,也不一定課得到,因為很多都有免稅的條件。

記得,稅的東西,做錯了比不做還糟糕,不要道聽塗說,亂做一通。保險的稅務,跟要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的安排息息相關,稍有閃失就天差地遠,不可不慎。

為什麼保全資產的功能在低利率時代特別突出?

高利率時代的傳統還本壽險名為還本,但不只15~30年的繳費期內解約會虧,而且活著領到還本的錢多半都少於總繳保費。亦即活著的時候,不易保本保息;若要賺錢、除非死掉;也就是,保你的少、保別人的多!

反觀低利率時代的儲蓄險,因重儲蓄、輕保障,反而你不用死、活著就能保本保息;也就是,保你的多、保別人的少!這就大大強化了保全資產功能,成了強迫儲蓄、搭配投資錢的絕佳平台。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