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寫過多篇關於被動投資的文章,如果想要知道更深入的觀念,可以參考前面的幾篇文章:
●主動投資VS被動投資
●台灣五十基礎入門
我先簡單把之前的觀念整理一下:投資分成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主動的意思就是要花時間研究;被動的意思就是不花時間研究。很多時候人會想要投資,往往是覺得工作收入有限,很想要增加額外收入,所以開始想靠買股票賺外快,也開始想花時間學股票。
嗯,我認為學習是對的,多看點大師經典書肯定是好事,過程中往往不只學投資,還學人生觀。但到底該不該花時間研究投資?學習分析線圖、學習做量價分析?(以上都是主動投資的方法)
我想,應該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1.我的資產狀況適合主動投資嗎?
2.我真的喜歡研究投資嗎?
在我個人的主觀認知中,如果資產規模小(不到100萬),或是有看到數字就暈眩的毛病,那我會比較建議你別研究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的時間值得花到更好的地方(細節可以參考:投資理財不是萬靈藥)。
如果你說:「但我就是不希望錢傻傻存銀行阿!」放心,這就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如果你想要有超過銀行的報酬,但是也不想花時間在過度研究,被動投資其實就是你的最好方案。
【被動投資又叫做"指數化投資"】
每個國家幾乎都有股票市場。而各國的市場都有代表性的指數,而指數所呈現的,就是該國企業的整體表現。
舉例來說,如果今天泰國的綜合指數持續往上跑,代表的就是泰國整體企業持續成長,公司越來越賺錢,商品越來越有前瞻性。
反之,如果一個國家的指數卡住,某種程度代表的就是整體企業困境。所以,再說一次,每個國家都會有幾個具代表性的指數,而這些指數就是該國企業的整體表現。
像是台灣有「台灣加權指數」
像是日本有「日經指數」
像是美國有「標普500指數」
像是泰國有「SET綜合指數」
像是韓國有「KOSPI綜合指數」
像是中國有「SHI上證指數」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各國重要指數)
所以被動投資者會選擇好的指數,然後持續每月存錢,固定時間到了就買一點買一點,如此不花時間研究的簡單方法,就是被動投資,又稱作指數化投資。
【指數化投資長期是正報酬】
從大方向來看,「企業的目標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也就是說,所有企業一定都在努力賺更多錢,找更多客戶,節省更多成本。而每個企業背後,都是頂尖的經營人才在運籌帷幄,拼命把自己的公司推向頂峰。雖然,隨著時代的推進,會有一些不合時宜的企業被淘汰,但取而代之的是更有競爭力的企業加入。
因此從大多數的國家來看,既然企業的整體表現越來越好,那也代表該國的指數也會持續往上跑。既然指數長期會往上跑,那對於被動投資者來說,不管市場在過程中發生甚麼波動,我就是買了,然後當作我自己是睡美人,10年後起床再來看,就會有一定的正面報酬。在美國的指數是這樣,在台灣的指數也是這樣。
甚至是我隨機找的幾個國家也是如此。
【不是所有的指數都會持續往上】
指數反映總體企業成果,更反映這個國家的整體實力。
但現實世界其實沒這麼完美,並非所有國家指數都持續往上,可能因為金融泡沫,官僚腐敗,國際關係,導致該國家的指數一蹶不振。
舉例像是日本,1980年代金融泡沫非常嚴重,國內幾乎每個人都在尋找投機機會。當時整個投機市場已經瘋狂到...如果把當時的東京市地產賣掉,就足以買下整個美國的土地!而這個泡沫在1990年破裂,導致日本衰退的20年,所以回頭再來看日經指數,就不符合我們剛剛說的長期向上。
無獨有偶,不只是日本有這樣的狀況,像是我們熟知的中東國家科威特,因為持續卡在特別的國際關係中,過去三十年也是動盪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