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生理、保險,來打造理想後人生!

吳若權:人生就是不斷的練習?

吳若權:人生就是不斷的練習?

當社會上每7人中,就有1名老人;當台灣男、女性的平均餘命遠高於世界平均數值,長壽、高齡成為未來不可避免的現象,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年歲,但至少可以決定自己的後人生怎麼過得開心、無負擔。

身兼作家、主持人、心理諮商師等多重身分,甫出版《大人學》,以精練文字道盡成熟大人心聲的吳若權,出席臺銀人壽與《Smart智富》共同舉辦的「後人生練習曲」活動上,暢談人生後半場,更分享自身的觀察與經驗,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自己的關係。

後人生,重新認識自己與家庭

吳若權分享,當踏入40歲關卡,正式啟動人生後半場時,首先會在生理與心理上,出現變化。生理上,使用了數十年的身體器官,功能將會退化,視力不比從前好,這些來自基因、遺傳的的影響,將讓你重新感受,自己與家人、父母血脈連結,因而對於家庭,你將會有新的體悟。

心理上,則會產生一個「檢查點」,我們會開始思考:「這樣的人生,你滿意嗎?」開始設下指標,如資產、工作、成就感,以它當標準檢核過往生活;此外,也會開始盤點自己的人際關係,留下能反映你人生價值的朋友,遠離不必要的關係;在這不斷的內省與覺察下,有的人從中學會和解,接納過去的自己,有的人則因鑽牛角尖,結下一個又一個心結,特別當遇到父母照顧、手足紛爭等情況時,糾結愈是難解。

5階段向內歸因,學改變與自己和解

吳若權認為,面對上述身心變化,人,一定要學會改變,我們可以從5個階段來著手。①整理目前的現況,思考「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是為什麼?」②自我覺察、向內歸因,找出可以自我決定、負責的原由,而非向外探討他人;③沉澱思考,正面接受並負起責任來。內在歸因的重要性,來自愈能深刻認識真正的自己,愈能做出誠實的改變,若只想簡單的向外歸因,把責任推給他人,不僅無謂,也無益於整體。④可從過去的人生智慧中,找出對的方法;⑤跳離現在,想像未來8、90歲的自己,再回頭看現在的作為,是否滿意、無負擔, 且有著安心感,若感受相符,表示你的改變正確。

飲食、運動不可免,簡單、聆聽是原則

除了心態上的改變,生活模式與行為,也要跟著變動,像是可以從飲食或是運動著手,培養出一個可以面對後人生的健康身體。但他說開始飲食、運 動時,有一個很重要的通則,即是「簡單、聆聽」。簡單代表的就是舒服、沒有負擔,例如找到一個喜歡、不會帶來負荷的運動,持續開心的進行,飲食上也是如此,例如年紀大需要蛋白質,就從簡單的食物中攝取,而不是服用膠原蛋白。

至於聆聽,則是仔細聆聽自己身體的回饋,它會告訴你,什麼是需要、適合的;什麼是不需要的、不適合的。當你發現自己選擇的運動或飲食,身體有著排斥與反感,就要斷然中止,尋找下一個。

善用保險當後盾,後人生無後顧之憂

當然,後人生階段,也需要外在資源的協助,讓你更安心。吳若權以自身經驗分享,他認為基本的醫療保險,例如長期照顧險、重大疾病險,都是後人生階段可能要面對且使用的,因此是現在規畫人生下半場的第一要務,但不可因追求安全感而額度愈買愈高,必須視自己的能力,以規畫適合自己、買得起的額度,超額的部分就順其自然。(保險看更多x臺銀人壽

參與活動的銘傳大學邵靄如教授則指出,想有理想後人生,一定要善用理財工具,例如銀行推出的以房養老、安養信託;或是保險公司的年金保險、 終身保險、健康保險,或是保單活化,都能協助民眾提早準備、規畫後人生,且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

最後,吳若權分享自己對理想後人生的看法,心態上「善於獨處、樂在相處」,一個人在經濟、生活等層面上,游刃有餘、安穩自若;但當朋友有需要的時候,又能拔刀相助、分享所有。而在生活上,他想開間充滿療癒氣息的咖啡館,分享自己沖煮的咖啡,聆聽來客好友的心聲與故事,即是他的理想人生。

國營品牌臺銀人壽長期透過公開活動,讓民眾了解分散風險的方式,特邀作家吳若權老師、簡文仁物理治療師及銘傳大學風管系主任邵靄如教授交流觀點,分享如何豐富退休生活。活動當天,臺銀人壽董事長劉玉枝(左二)和總經理周園藝(左一)也蒞臨現場。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