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汽車安全,一個國產車主的疑惑:為什麼台灣的汽車很少「召回」?

網名賽芭,本名黃紹博。中央大學物理學系以及台灣科技大學工業與工程管理碩士畢業。曾任職於明基電通數位媒體事業群業務部門,仁寶電腦全球客服部門,保誠人壽業務主任,富邦金控外匯交易員,黃國華個人助理暨木桐書房圖書館打雜主任。對經濟運作與金融活動有很大的興趣,以投資理財為個人志業,相信透過總體經濟的觀察與認知,可以在資產配置與資金控管上創造更高品質的財務決策。目前在家任職奶爸,育有一兒一女。
車

2018年3月23日,台灣唯一品牌國產車商納智捷,在官網發布了「LUXGEN S3/U5公開召回聲明稿」,一個月後,公司為了化解車主們的疑慮,還特地製作影片針對召回對策提出完整的解釋與說明。

納智捷這次的召回,算是業界大事,為什麼呢?原因在於台灣國產車非常少召回,甚至連進口車的召回頻率也遠低於國外。更何況這次破天荒的拍影片,製作懶人包來解釋召回對策!到底是台灣得天獨厚,車子都沒問題,或是其實你該得到的召回服務,又被省掉了?

若有似無的召回法規

會注意到召回這件事情,是因為高田氣囊事件,我自己有一台Grand Livina,因為同樣是日系車,會用上高田氣囊的機率非常高,日產在國外就有多款車種高田氣囊召回,我一直在注意台灣會否有召回公告。但是我注意到台灣的官網,從我開始關心這一年多以來,裕隆日產只有2項召回項目。

我到國外的官網查查看召修情況,跟台灣一樣左駕的菲律賓,官網在2016年就發布了2008年到2014年Grand Livina的高田氣囊召回。其他在馬來西亞、印尼都有很多類似的召回項目,連中國東風日產都還有13項召回公告。

再仔細研究,我發現台灣其實是有召回相關法案的!

就跟國產車沒有NCAP(新車安全評鑑協會)再行檢驗的漏洞一樣,零顆星的車只要通過上市審驗也可以賣。如果你問交通部與車安中心官員,台灣有無召回法規,他們一定會跟你說「有啊!」從2004年就有「汽車安全性調查召回改正及監督管理辦法」了,而且這個辦法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有,現行有召回法規的只有美國、歐盟、日本、澳洲、中國及台灣等國家。聽起來有沒有好棒棒?

有法規,不等於真的有召回。空有法規,但條款充滿漏洞,又疏於執行,有等於沒有。我們可以看看中國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他們的汽車品質召回管理條例,除了安全性項目還包含各式各樣的品質缺陷,車商都需要依法召回。

台灣與中國召回法規差異

我簡單整理一個表格,裡面將兩個法案主要的差異點區隔開來,從法規文字開始,台灣召回一開始就縮限在「重大行車安全」,而中國卻是以廣泛的「產品缺陷」作為召回的主幹。不但如此,對於產品缺陷可提出申訴的來源,台灣縮限在地方政府與消費者團體,中國則是非常廣泛地讓任何單位與個人都可作為申訴來源。

在台灣如果有重大行車安全疑慮時,召回法案只規定要公告,而中國則是必須停止生產、銷售並實施召回,缺陷消除前不得再銷售。罰金的部分,台灣則比較嚴格,可以處以30萬到150萬的罰鍰。

表、台灣與中國汽車召回法規主要差異
圖片放大

不難發現,台灣對於召回的定義與責任,相對中國來說寬鬆許多,召回的嚴重性是否影響到重大行車安全,廠商球員兼裁判,有很多可以「應召回而不召回」的操作空間。

你或許會說台灣的車商很多都是國際品牌,這麼大的公司與企業應該都很自律,該有的召回應該少不了吧?我整理了一些例子,給大家參考:台灣近期汽車召回/消費糾紛案例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