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棟透天庴,價值1,450萬元,賣你900萬元,你買不買?
你一定買!
這棟透天庴,是父母送給孩子,你說這對父母是不是很愛孩子?
你一定說是啊!
父母說好要給的房子呢?
可是,最近這名孩子到「爆怨公社」抱怨,父母太白目,每個月連本帶利要繳近2萬元的房貸,等於挖了一個坑給自己跳,你會怎麼看這孩子?
你是不是會認為,這孩子才是白目?
的確,很多網友都在炮轟這名年輕人白目,父母養了他,才是挖坑給自己跳。可是我有不同的看法,怎麼說?說明我的論點之前,先來看TVBS的新聞報導:
有一對父母從小就和自己的一雙兒子說,花了850萬元,在住家旁邊多買一棟透天庴,長大後會留給他們,果然父母實現諾言,近日兄弟倆開開心心辦理過戶,才發現父母拿這房子貸款550萬元,兄弟倆每個月要各自分攤房貸近兩萬元,非常不爽,就跟父母吵了起來。
父母堅持自己沒有錯,真的給房子啦,更何況當初花850萬元買的,多年後增值不少,不止這個價錢。本來這房子就是孩子的,但是不想白白送人。這樣的解釋,弟弟還是不以為然,認為被坑了。
用房子綁架孩子
原本是一件美事,鬧到要讓社會來公評,美事也不美了。上下兩代之間,之所以有爭議,我認為源自以下兩點,也看得出台灣社會普遍存在的兩個觀念:
1.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的財產
2.孩子把父母的財產看成自己的財產
很多父母讓孩子聽話或孝順的方式,就是讓他們早早知道自己會留下財產,用給錢的方式掌控孩子的未來,包括孩子的生涯方向、財務規畫等,從外表看起來,自己省吃儉用幾十年都給了孩子,誰敢說他們不愛孩子?父母求的不就是幫助孩子贏在起跑點,過上安穩的日子,有什麼不對?
那麼,既然是贈送,一般人的解讀的確是100%無條件贈送,親子之間是多麼親密的關係,父母增加「但書」550萬貸款,為什麼不講清楚,讓孩子可以決定要不要被贈送?父母不說的原因,可能是想要用背債方式讓孩子學會責任感,並且有賺錢的動力,不要變成沒路用的阿舍仔。
用房貸逼孩子努力
但是無論如何,這就是玩手段!就是不尊重孩子!如果不是被贈送,孩子可以選擇在其他地方買電梯樓房或別的,不必一定要在父母住家旁邊的透天庴。
父母這麼做,表示他認為孩子是自己的財產,可以決定他們未來住在哪裡、住什麼形式的房子,以及20年的財務負擔。就像一個捏絲人,用著一條叫作「房貸」的絲線,繫在玩偶的身上,牽引著他們的行為,操弄著他們的一生。
所以,一個有自主性的人的確是可以憤怒與抗議,但是不必到網路上說自己的父母白目,那只是顯得自己白目而已。
遺憾的是,這位年輕人之所以憤怒與抗議,卻不是因為做人的主導權被剝奪,而是他認為,父母的財產就是自己的財產,父母的房子不留給自己,難道要留給別人嗎?
可是他錯了,在未來的時代,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父母為了免於當下流老人,採用日本老人的做法,將房子抵押給銀行,每月向銀行領錢過日子,下一代根本沒有房子可繼承,所以要及早認清,父母的財產是父母的財產,父母的房子不一定會留給自己。
請尊重孩子的人生主導權
問題是,父母的財產就是自己的財產,父母的房子將會留給自己,是誰給這名年輕人的?是父母!從小就灌輸孩子這個觀念,給孩子畫一個大餅,等到孩子長大,發現事實和父母說的不相同,當然會失望、憤怒,而且從此被拴在父母身旁一輩子,被一棟透天庴綁架一生,孩子為什麼不生氣?
網友站在父母這一邊,是用房子的對價來看待這件事,以為無論如何,年輕人還是賺到900萬元,跟哥哥對分,也有450萬元,比起很多人,算是有爸可以靠,還靠什麼爸呢?這個論點,只有金錢角度,缺少一個人面對人生自主權的角度。
上一代的父母用房子綑綁住自己一生,賺到了增值,認為是致富之路,也希望孩子循著相同的老路子,犧牲對人生各種可能性的想像,被一棟房子牢牢綁住,最後得以安老在一棟房子裡,這就是為孩子好!不可諱言,多數的父母都是為孩子好,但是在過程中,必須尊重孩子是個獨立個體,人生是他的,他有發言權,也有主導權,而不是害怕失去控制,早早用一棟房子綁架孩子。
用房子綁架孩子,是台灣父母的老技倆,父母最應該問自己的是,孩子是你生的,你為什麼不相信他可以自己安排一生?
(註:房價1,450萬元是我大致的估值,未必事實,只是為了有利於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