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food經濟學》如果信徒送妙禪40萬的國產車,輿論還會大爆炸嗎?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圖片來源:翻攝自佛教如來宗官網
圖片放大

「佛教如來宗」妙禪師父的「兩千萬勞斯萊斯」事件,輿論一片譴責。本文不討論妙禪與信徒間「該不該」收送禮,而是要解釋:「為什麼」此一行為會引起人們反感?

大偵探福爾摩斯,在《紅櫸莊案》裡曾說「輿論可補法律的不足。」當時他和華生正要去案發現場,華生對美麗的鄉村風光讚賞不己。福爾摩斯卻提醒他,大城市裡最低微、最骯髒小巷裡的犯罪,「都不會比這令人心曠神怡的小鄉村來得可怕。」

這是因為在城市裡,不管多惡劣的小巷,受虐孩童的哭叫聲或醉漢打罵聲,必會引起鄰居注意,輿論某種程度壓制了可能的犯罪。但在小鄉村,每棟房子都建在單獨土地上,週遭沒有鄰居,「那些凶殘的暴行,暗藏的陰謀,可能就在此重複上演而不為人知。」

福爾摩斯「輿論可補法律不足」這句話,若改寫成「輿論可補市場不足」,其實同樣適用。妙禪收到信徒兩千萬勞斯萊斯,眾人一片撻伐,但很少人會想到,他們反對的並不是「送禮」本身,而是反對這個禮物的「價值」。

若今天信徒送的只是一輛價值40萬元的二手國產車,絕不會激起旁人如此大反感。這就證明人們並不是反對「送禮」,而是反對禮物的「價值」,或更精確地說:是反對禮物「價值」與收禮者的「貢獻」不相稱。

市場交易裡,價值與貢獻是相稱的—你的服務對我有多少價值,我就付多少錢給你。若你的貢獻超過我付的價值,你就是在賠本,結果是你不再提供服務;若我付的價值超過你的貢獻,我就吃虧,結果是我不肯再付錢。買者付的價值就這樣與賣者的貢獻漸趨一致,這不過是「價格由供需決定」的具體化過程而已。

有不少事物並未直接在市場明確標價,我們如何判斷它們的貢獻與價值是否相稱呢?輿論壓力就是一種輔助。

例如,今天某人只是禮讓我們先進電梯,為了回報他的貢獻,我們就把全部家產送他。這種行為不會引起讚美,只會引起人們反感。旁人不是不希望看到有恩報恩,而是反對報恩程度與貢獻不相稱。

某人讓我們先進電梯,我們說聲謝謝即適度回報了他的貢獻,這種程度的報恩不致引起反感,旁人說不定還會讚美我們有禮貌。但若我們把全部家產送他,這種報恩將激起極大反感,因為在旁人眼中,我們的報恩遠超過他的貢獻。只要我們還在乎旁人的看法,輿論壓力就會適度壓制我們這種過度報恩的行為。

妙禪的「兩千萬勞斯萊斯」也是一樣。大師開示並未在市場直接成交,信徒送禮就是迂迴為妙禪的宗教服務定價。但信徒送多大的禮才算適度回報妙禪的貢獻?兩千萬的勞斯萊斯,在多數人眼中,顯然遠超過妙禪的心靈雞湯,人們認為這就像全部家產送給一個禮讓我們先進電梯的人一樣,這才是激起輿論反感的根源。

輿論就是這樣運作,使那些無法在市場成交的服務,其貢獻與價值相稱,這就是「輿論可補市場的不足」。這種現象有著極為深刻的經濟學含義:它減少了浪費,拒絕資源被花在低效用途。

試想:只要禮讓別人進電梯,我們就可得到一大筆財產,做小事的報酬如此豐厚,誰還願意辛苦做大事?結果是人們的有限資源全用來做這些無關痛癢的小事,整個社會只會越來越窮。只要人們還在乎別人的看法,輿論就會適度地壓制「小恩大報」,無形中也就避免人類走上自我毀滅。

引申來說,「受人點滴之恩,湧泉以報」這句話,並非絕對真理。「湧泉」若是只包括當初受到「點滴之恩」至今的利息,再加上當初沒受到恩惠就會失去的收入—也就是機會成本,這種程度的報恩就是適當的。若「湧泉」遠超過「點滴之恩」,或受惠者拿一整片大海拿報恩,這就無法不引起輿論批評了。「兩千萬勞斯萊斯事件」的輿論撻伐,意義正在於此。

  • 分享: